人人都想做拯救世界的英雄。
——潮人说
上海很繁华,灯红酒绿,人声鼎沸。
上海很孤独,因为孤独的人很多。
1
“独孤是一门课题”
— 记不清了...
可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迈不开脚的出租屋里;可能是11点赶着末班地铁下班回家的路上;可能是刷完朋友圈、微博之后辗转难眠的夜里...
孤独总是发生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而大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连轴转的工作状态,高频率的人际交往,更是让这种孤独感集中爆发。
记得书里曾这样写到: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寻。
生活和自我的架构所产生的独孤,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但是,人前嬉笑不是长大的标志,拥抱孤独却是一门课题。
2
“我的孤独是高级的”
—我的孤独是高级的。
记得之前网上有个很火的测试,叫做“孤独等级测试”。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做手术...
当时还在想,什么?孤独还分等级了?可是当看到大家都拿着测试结果开始自嘲的时候,默默地看了一下,自己的孤独也有六级了。
相信对于很多在上海独自打拼的人来说,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医院都是生活常态。
有时候觉得自己处于一种很迷的状态,明明微信朋友圈的联系人有100 ,但是在最孤单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述的人。
都说爱发朋友圈的人是孤独的,大抵身边人的关注和关心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空虚吧!
而刷朋友圈、微博的频率似乎是和孤独成正比的,试问一下,在每个失眠的夜晚,你是不是都靠反复刷着朋友圈、微博度过的。
那么,学会孤独,是不是在生活在上海的一项必备技能?
3
“世界上最孤独的鲸”
—一个人去吃了火锅,点了大份牛肉,吃着吃着就忘记了。
很早以前,科学家发现了一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它的发声频率要远高于其它的鲸,在只能依靠声波交流的世界,根本就不会有同类察觉到它的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那条孤独的鲸鱼,在一片茫茫的大海当中,即使身边有成千上万的同类,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你对话,那种孤单的感觉,应该很难受吧!
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纪,梦想和现实永远有打不破的次元壁,每个人都在生活的夹缝中暗自生长,面对的却是苍白无力的自我认同。
也许,你的生活光鲜亮丽,但其中难以述说的无奈只有自己知道吧。
4
“孤独让人成长”
—是成长吧!我想。
人虽然是群居动物,但又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会和他们亲近,又会同他们告别。
渐渐长大后才明白,所有糟糕的孤独感其实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我们会再遇见新的人,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而孤独,与其说它有多难捱,不如好好利用它。学会和孤独相处,学会让它成为人生的一把利器。
一群人也好,一个人也罢,孤独永远都是逃避不了的话题。看书也好,写字也罢,只要学会去享受这份孤独,那么你就学会了如何去更好地生活。
如果可以和孤独对话,你最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