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这座百年园林修复用上“机器人建筑工”

2018-12-27 9:30:58发布58次查看

26日上午,奉贤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南桥源”正式启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9大历史地块和多个历史保护建筑将在此次施工和修缮中,彻底打开围墙,成为开放式的街区和市井街巷,方便老百姓随时亲近。此次工程也将是上海首个在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和城市更新中采用数字化机器人砌筑技术的项目。预计多个机器人“砌筑工”将于2019年3月前后正式入场工作。
南桥镇是奉贤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后期。镇域内遗留下来的百年以上的历史遗迹、保护建筑有多处,包括沈家花园、卜罗德祠、鼎丰酱园、南桥书院等,是整个奉贤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历史、活化空间,利用城市有机更新的手段复兴南桥、还景于民,是此次“南桥源”项目的主要目的。
记者了解到,“南桥源”项目东起环城东路,西至南桥路,南起解放路,北至浦南运河,占地面积约900余亩。方案中包括四古溪行、沈家花园、文化广场、鼎丰酱园、南桥体育中心、南桥书院、卜罗德祠、人民路历史文化风貌复兴街、运河水乡9个地块的更新改造,称为“南桥九景”。项目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袁烽介绍,项目将最大限度结合周边水系,打开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以“一廊,六街二十四弄”的慢行街巷为主体,建设成富有历史情怀的文化街巷和有生活气息的市井街巷。
当天首批开工的子项目“二号院”,既包括百年园林沈家花园(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民防工程,是一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其中,位于南桥镇解放中路的沈家花园,始建于上世纪初年,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私家园林,园内建有造工考究的西式四层主楼1幢,上为居住用房,下为舞宴大厅,三楼两侧均有阳台、亭子。另有荷花池、观荷亭、花房、祠堂等附属设施。
不过,在当地老百姓的印象中,它一直是庭院深深、大门紧锁的原奉贤县(区)委、县(区)政府大院。“南桥源”启动后,项目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开”它的围墙,在修旧如旧基础上,把它打造成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展览展示功能的、开放式的公共活动空间。
袁烽介绍,在开工之前,设计团队已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走访和规划设计,发现当地的历史遗迹保存现状良好,但囿于老城内社区、单位众多,大量围墙将原本完整的历史街区割裂开来。而此次更新,将从打破“沈家花园”这个政府大院的围墙开始,陆续打开域内涉及的所有围墙,真正还给老百姓一个可感可知的公共空间。
此外,“二号院”施工过程中,还将首度采用先进工艺——机器人砌筑。这是一种集计算机软件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工艺,通过计算机和传感器预设程序实现机器人和机械臂的精确定位,模拟人工搬砖、抹浆及砌筑等施工过程。
袁烽说,建筑外立面建造过程中,通过机器人自动抹灰与砌筑,辅以人工钢筋铺设与勾缝,形成人机协同的砖构数字化砌筑工艺,对于复杂的外立面形态能做到人工无法比拟的精准三维定位,实现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杜晨薇摄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