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支持,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新闻晨报周到承办的“寻找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活动报名阶段已结束。通过新闻晨报周到和各区绿化市容管理局报名的居民、公益组织总数达到了200多个。
即日起,“绿色上海”将陆续刊登这些候选达人(个人)和候选达人(公益组织)的事迹,希望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小区、单位、公益组织借鉴,进一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快来看看我们虹口区的达人们吧~
市民个人
达人姓名:董小菩
年龄:74
性别:女
职业:退休
2015年,唐山路575弄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董阿姨便学着给垃圾分类,一开始不是很习惯,但现在这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董阿姨会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比如她去菜场买菜,会自己带好环保袋,不用摊主提供的塑料袋,尽量减少白色污染。对于一些不得不带回家的垃圾,她会进行分类整理。平时,她也会教育孙女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董阿姨说:“国外垃圾分类做得好,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别强,我们也要为后辈做好榜样。”
为发挥垃圾分类的示范榜样作用,董阿姨被三联居委选为三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达人。希望通过她的典型例子,带动小区居民转变观念,接受垃圾分类。
达人姓名:王海涛
年龄:62
性别:男
职业:退休
王海涛是恒业居委辖区内恒业路365弄飘鹰公寓绿色账务点位志愿者。2017年该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王师傅一直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遇到不理解并乱丢乱抛垃圾的居民,王师傅总是笑一笑,弯腰捡起垃圾,默默进行分类。遇到愿意停下脚步听他说上几句的居民,王师傅会从绿账志愿者马甲里拿出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告诉居民垃圾怎么分。
2018年8月27日起,飘鹰公寓两网融合点位开始运行,王师傅每日在规定时间内(早上7:00-8:30,晚上18:00-19:30),又增加了一小时,看着面前的一个个铁皮箱,王师傅犯难了,但是他笑笑说要与时俱进,先学会操作才能更好地告诉其他投放的居民。
在他的坚持下,飘鹰公寓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了垃圾分类行动中,基本能达成每日一桶的回收量。居民对这位绿色账户志愿者也是交口称赞。
达人姓名:张本立
年龄:78
性别:男
职业:退休
水电路1321弄复宏小区居民张本立是复旦大学退休党员教师,是居民楼组长,也是居民区社区学校的老师。退休后,他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公益活动。
2016年,复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后,他不顾自己75岁的高龄以及刚生病出院不久,坚持参加居委组织的公益活动,向所在楼组的每一户居民发放绿色账户积分卡和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宣传手册,耐心细致向居民宣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每天早晚一到垃圾分类投放时间,他就拿着在家里分好的干湿垃圾袋来到小区投放点投放,并积极协助垃圾分类志愿者进行宣传,“小区居住你我他,绿色环保靠大家”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绿色环保和学习活动,比如号召居民将家中的闲置物品捐出再加工一同来装饰楼道。在他的宣传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达人姓名:汪永明
年龄:77岁
性别:男
职业:退休(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
家住东体育会路800弄的汪永明从2014年就开始关注垃圾分类减量,发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一文,刊登于《上海物业管理》2014年[5]。2015年,发表“利用垃圾发展循环经济”,刊登于《上海物业管理》2015年[4]。2016年,参加由虹口区科协资助的科普课题“餐厨垃圾的回收与利用”。2017年,参加由虹口区科协资助的科普课题“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增加资源回收”。2018年,参加由虹口区科协资助的添智助力课题“响应市府《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助力虹口垃圾分类上台阶”。
在这几年间,他下到餐饮行业和居民小区,做展牌和发放市区二级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在居民区楼组长和党员会议上,在虹口区科协会员活动日和区老科协会员大会上,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7年,撰写的“大力发展垃圾回收利用产业”一文,由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业协会以《老专家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撰写的“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增加资源回收”被上海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2018年撰写的“说说垃圾分类”分三期刊登在《科学生活》杂志,撰写的“上下合力破解垃圾分类难题”被推荐到市老专家论坛上发表(全市共6篇),同时还被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以《老专家建议》报送市四套班子和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汪永明几年来不遗余力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自己掌握的国内外垃圾分类知识和相关制度,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在社区中有一定影响力。
达人姓名:吴开明
年龄:38
性别:男
职业:保洁员
吴开明2013年进入吉祥苑小区开展保洁工作。自进入小区的那日起一直兢兢业业,为他人着想,奉献爱心,深受业主好评。
吉祥苑自2015年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小区经常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环保讲座宣传与线下活动,吴开明作为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向吉祥苑住户宣传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6号楼的一些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参与垃圾分类,他主动上门帮助居民进行分类,并帮助居民将垃圾带至分类点。
公益组织
达人姓名:广灵二居委
广灵二居民区以军产房为主,小区物业由部队代为管理,居民之间互相熟悉,是一个“熟人”社区。为调动居民积极性,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广灵二居民区以居民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对日常生活厨余垃圾就地消纳,通过居民自治,广泛发动居民参与社区低碳项目。
广灵二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绿手环”自治团队,负责厨余垃圾收集、微生物降解、绿植栽培等工作。
居民家中进行厨余垃圾分类后,放置在酵素缸中,投入微生物进行降解孕育种植肥料;让居民头疼的宠物粪便设置“便便塔”利用蚯蚓进行育肥,从源头上将垃圾“变废为宝”,借此充分调动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广灵二居民区还设置低碳小木屋,宣传低碳环保生活,倡导共建绿色家园。
达人姓名:曲阳路街道自治办
曲阳路街道自治办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镇、乡)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虹口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和《虹口区2018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依托创建“上海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全面部署推动“绿色账户”整区域覆盖及“两网融合”点位建设工作。
在社区全力推行垃圾分类的标准、制度和政策;完善了工作宣传、引导、监督和推进机制;物色了优秀的106个点位志愿者固定上岗;落实全区域入户宣传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发放“绿色账户”宣传折页、手册58000余份,并充分运用海报、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小喇叭等传统形式,以及“金色曲阳”app等新媒体,利用楼组长会议、居民区社团活动等平台,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投放要求,解除居民惯性和顾虑,达到户户皆知、人人皆晓的宣传目标。
达人姓名:蒋家桥居委会
蒋家桥居委会是虹口区第一个试点两网融合垃圾分类模式的居委会。居委在书记丁素芳的带领下,从多个方面推进垃圾分类:一是逐户上门宣传,做实源头分类;二是做好沟通桥梁,完善清运机制;三是做好激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四是做严监督文章,形成常态巡查机制。
居委会通过垃圾箱房彩绘将垃圾分类知识形象化,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栏,在美化小区的同时,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认同感。在每幢楼内增加“小小楼道长”,开展“小手拉大手”,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各项活动,定期在楼底三言两语黑板上公示楼组垃圾分类明星家庭。由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带领志愿者做好每日2次垃圾投放指导工作,双休日则由在职党员和小朋友参与志愿者值班。居委会干部、专业环保公司和物业经理等组成的指导员队伍,对居民进行上门指导、定期公布居民落实垃圾分类的情况。
达人姓名:虹·湾天使队
为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工作,2018年1月,虹湾居委会通过党建引领、党员模范带头、居民自治等路径,在蔷薇里小区成立了“虹·湾天使”志愿者团队,为小区垃圾分类服务。
“虹·湾天使”志愿者团队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积极走访垃圾分类实效显著的小区进行交流学习,并将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为小区近300多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团队开展以“我爱家园,我爱环保”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半年多来开展了20余场宣传活动,规范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同时,通过建立“定项、定员、定责、定点、定时”的五定制度,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实效。团队自发撰写倡议书,分发至每户居民家中,倡导居民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2018年10月,虹口区第一个“两网融合”a类示范服务点在蔷薇里启动,“虹·湾天使”团队通过轮岗值班制,“形、立、说、扫、做”的五行工作法,指导居民按照“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
虹·湾天使队在增添社区自治活力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区共治,将活动回收的闲置物品进行清理、整理、通过志愿者的巧手进行再加工,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手工艺品,再将手工艺品转赠给驻区单位(银康养老院)的老人们,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垃圾分类。
达人姓名: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北外滩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中心内设有垃圾分类专属活动室——“绿账小屋”,是一个为居民们提供垃圾分类线下积分兑换的场所;以及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绿社学堂”大型活动的空间,可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及宣传讲座。中心内设有垃圾分类展示墙,张贴着各居委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时精彩的瞬间。
2018年,中心围绕垃圾分类主题开展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讲座培训,号召社区居民共同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心特意制作“四分类垃圾桶”等作为活动宣传道具,更直观生动地为居民讲解垃圾四分类。
北外滩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致力于绿色家园的建设,将垃圾分类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推广进社区。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创全新时尚,让我们一起向这些最美虹口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