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没能去西部欣赏大江大河 这些美术作品带你看西部“风土人情”

2018-12-25 19:48:57发布79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汪伟秋12月25日报道:中国西部是一处太阳照耀下的闪现着神性的土地。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一粒砂石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是生活在上海这类大都市的人们鲜少能看到的风景。今天,《西部绘画作品展》在上海长宁图书馆开幕,虽不能亲自去西部欣赏大山大河,但透过一幅幅描绘西部的艺术作品,仍能让人感知西部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经历的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
市民正在参观画作
如今,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二十年的实践,西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描绘这种时代变化的西部绘画作品也在不断涌现。新时代的西部画家们,以他们对西部的了解认知和情感,把整个西部作为创作的对象,反映西部人文历史,展现西部民俗风情,歌颂西部原生态美景,记录西部发展变化和时代风貌。
参展艺术家合影
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会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林跃是这次作品展的组织者之一,林跃告诉记者,此次《西部绘画作品展》收集了西部七省市50余位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作品,100多幅画作分三个部分:一、雪域情怀,二、敬畏生命,三、和谐共生。“我们这次主要选择在西部题材作品比较多的画家中筛选,从学生到老师再到美院的院长,作品打动人心是重要标准。”林跃透露,自己创作生涯长达三十多年,就是从一而终画西藏题材。其中,林跃在绘画方面非常钟情于藏獒,他这次带来了两幅作品皆与藏獒有关。
林跃油画作品《祈祷》
“这幅《祈祷》是2017年创作的,我去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写生,在大山脚下看到这位藏族少女,便把她画了下来。祈祷也是对生活的向往,旁边的藏獒是我养的西巴王。”见记者有些惊讶,林跃解释道,他养了三只藏獒,一只黄色的叫西巴王,还有两只黑色的名叫黑豹、黑虎。而西巴王因为毛发颜色与画面非常和谐,因此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我经常奔走于四川的阿坝州、甘孜州等藏区,每次都带着西巴王一起。晚上我在帐篷里睡觉,西巴王就守在帐篷外,防止牦牛和其它走兽的侵袭。有时天下雨,西巴王也不肯进帐篷,早晨起来,浑身湿透了的它只是抖掉身上的水珠,就又跟着出发。”林跃被称为“中国藏獒画家第一人”,多年来,他深入藏区创作出了非常丰富而深刻反映藏獒及藏族人民生活的艺术作品。
唐天源带来的画作《圣山》
除了油画作品,此次展览还有国画、钢笔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西部的大山大河、多民族的人文风貌,在画家笔下抒情而唯美。尽管以前西部相对贫困,但生活在西部的各民族,始终都是坚韧、执著和勤奋的,让人看到的是一种西部崛起的力量。西藏自治区美协副主席唐天源带来的画作《圣山》,“中国书画史上很少有人用传统书画的形式来表现西藏之大美。”唐天源说,“我一直在探索、研究如何将传统笔墨皴法与高原特有的造型、色彩相融合。”他告诉记者,从而立之年到年逾花甲,已经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走进青藏高原,羌塘无人区、珠峰绒布寺、万山之祖阿里……他甚至曾登临海拔6000多米的三江源冰川,采风历程勘比一部探险指南。“艺术家们行走高原,深入高原,表现高原。通过画作,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雄浑之美。”唐天源说。
丁方的综合材料作品《云霞披风》
从描绘西部美丽辽阔的自然风光开始,进而记录西部各民族的人文风貌。新时代的西部画家们,以他们对西部的了解认知和情感,把整个西部作为创作的对象,反映西部人文历史,展现西部民俗风情,歌颂西部原生态美景,记录西部发展变化和时代风貌。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风格高雅为目标,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对西部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他们对西部大地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发掘,体现了他们对西部独特风情的赞美和对西部美好未来的祝福。
郭俊峰的油画作品《雪域之舟——牦牛》
   《西部绘画作品展》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国家广电总局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联、西藏自治区文联、上海市长宁区文联指导,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主办,四川美术家协会、优芮艺界协办,上海长宁区图书馆、上海大美传奇有限公司、合景泰富集团、四川贵通集团、收藏投资导刊、四川鼎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了特别支持。
据悉,长宁图书馆的西部绘画展是在北京首展之后,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在上海是第二站巡展,将持续到2019年1月3日。之后该展览将在2019年1月31日在成都的四川省美术馆展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