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将在杭州湾新增一个出海口
2018-12-26 9:50:08发布64次查看
据金山区消息:12月24日,在位于卫二路的入海闸施工工地上,随着挖掘机的一声巨响,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标志着金山区继龙泉港出海口后,将形成第二个排海水道,届时将大幅提高浦南东片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升河网水质,完善浦南东片水利综合治理格局。
据了解,张泾河南部与杭州湾之间,靠近金山卫镇约2.17公里路段将新开河道,完工后实现张泾河南北相通,由北向南在杭州湾直排入海。按照工程设计,建成后张泾河入海水道排洪流量将达到306立方米每秒,排涝标准从1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处长兰士刚介绍,工程主要由一条新开挖河道和一座出海泵闸组成,工程北起卫城河,南至杭州湾,沿卫二路一直向南,实现张泾河在杭州湾直排入海,穿越7条公路、1条铁路、重建卫二路1.34公里,总投资约21.2亿元,计划2020年完工。
作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张泾河北起大泖港,南穿朱泾、亭林、张堰、吕巷、金山卫等五个镇,全长约25.36公里,平均宽度约50米,是金山区域内一条主要河流,也是金山的母亲河。历史上,张泾河同杭州湾相通,但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张泾河如同卧龙般蜿蜒到金山卫镇南门却无功而返。而张泾河所在的上海水利浦南东片,总体地势呈现南高北低,总体排涝格局为北引南排,由于该片区面积较大,总体地势较高,水动力不足,加上近年来汛期黄浦江水位居高不下,北排水量受限,而南排仅龙泉港一个入海水道,且偏于东部,导致浦南东片西南部排涝形势十分严峻,不能满足新的防汛除涝要求,急需开辟直通杭州湾南排水道,充分利用杭州湾潮差大、低潮低的自然规律,减少洪涝水北上,分担龙泉港排涝压力。工程完工后,张泾河最后的龙头将被打通,实现南北相通,与龙泉港出海闸一起,使浦南东片金山区内呈现双龙入海的排洪格局,进而改善内河水动力条件。
另据介绍,张泾河入海水道将利用新建泵闸的建筑特色,融入现有的海岸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游玩的又一去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