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虹口的人,没来过也听过这里。永安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永安里可以称为老上海弄堂建筑缩影,一共住了近600户居民。
在8000平方米的空间上,有着5x5条纵横的弄堂。每条弄堂最宽不过1米,最窄不足半米,却有着530个窨井盖!
8000平方米,除去建筑占地,几乎每平方米上就有2个窨井盖。窨井盖和户数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窨井盖有大有小,或方或圆,密密麻麻地覆盖着每一条弄堂。
时间一长,这些窨井盖边缘开始松动,一旦自行车经过,就会发出哐哐的声响。想象一下,车胎碰撞530多个窨井盖那种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音浪。
在夜间格外明显,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常常难以入眠。可是经过调研走访,发现这些窨井盖来自于不同的系统、行业,具有不同的功能。
雨水管、污水管,再加上电、气、水、网等单位的管线从地下经过,这些窨井既不能并在一起,又不能去除,总数也就多了。
而永安里的弄堂较为狭窄,窨井的分布看上去就越发密集了。既然无法去除这些窨井盖,只能依靠维修。对于破损不大,但已经无法密合的井盖,由施工队进行修复。
对破损严重的,则被直接替换成新的。
整个工程历时一月不到,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工作日要铺上20个左右的窨井盖。如今,这些井盖再也不能发出噪音了。
社区的服务者、管理者们从身边出发,从细微处着手,正是以精细化管理的宗旨,实现居民们的切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