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松江居民出行的主干线,不少乘客抱怨轨道交通9号线早高峰客流量过大,乘车秩序有待改进。为此,区党建服务中心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找到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9号线管理部党总支,通过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突破单位体制的束缚,促进资源整合,协调泗泾、广富林、九里亭、九亭等党建服务中心派出党员志愿者。如今,每逢工作日7时至9时,这批“红马甲”总是风雨无阻出现在各轨交站点维持秩序。各成员单位尽其所能,把最好的党建资源拿出来分享,让区域内党组织、党员群众得到实惠。
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近年来,我区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和载体,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将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凝聚起来,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精准对接,做深做实区域化党建
“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有些党组织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在松江,这就需要构建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组织体系。通过每年的动态梳理,我们形成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在各成员单位之间‘双向认领’。”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我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目前共有61家,设立驻松高校、文创旅游、城市保障、金融保险、国防教育等5个专委会。通过对接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按照志愿服务、社区治理、讲座咨询、文化活动、党建联建等主题,目前全区已形成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化党建项目113个。
松江大学城双创集群党委充分发挥大学城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溢出效应,将大学城区域内创业孵化企业(机构)、高校创业学院、“两新”企业等党组织集聚起来,以组织联网、阵地联建、人才联育、发展联谋、党群联动、活动联办形成党建生态群和命运共同体。
永丰街道党工委打造“共hui永丰”区域化党建品牌,街道12个工作站和居民区党组织与近80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搭建党员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平台。区卫计委党委则以“健康为民360”支部亮牌工程为抓手,整合以青年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专家医生团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通过开展大型义诊、举办健康讲座、设立便捷医疗服务点等方式,服务农村、社区和企业的不同人群。
汇聚合力,做细做优社会治理创新
目前,我区17个街镇普遍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共吸纳了近500家驻区单位,通过优化机制、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形成了街镇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解决社区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近年来,方松街道的居民们发现,之前社区里的事都是退休党员帮着社区干部张罗,现在多了不少年轻在职党员在忙活。眼看着社区里的大小事都有人操心,居民们也感到特别踏实。“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从‘8小时党员’变成了‘24小时党员’,彰显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方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完善在职党员广泛参与的共商共议和矛盾化解机制,方松街道形成了“党组织搭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居民自治机制。今年,街道开展“争优创先”工程,要求党员在社区亮好相的同时,更要立足岗位、立足本职,亮出成绩。与此同时,为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把“亮出奉献”作为基本任务,街道要求党员积极认领各类志愿岗位,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弯下腰”;把“亮出思想”作为基本素质,村居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党组织定期开展“给党员画像”集中讨论,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发好声”。
“居民区周边商户‘门前三包’执行差、多头执法管理难,居民投诉日益增多,单靠一个部门很难做好管理和服务。”九亭镇国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苗说。在居民区内的虬泾路美食长街,噪音、油烟、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对社区环境面貌和居民生活出行造成了影响。立足区域资源现状,国亭居民区推出“国亭美食街党建联盟”区域化党建项目,并建立国亭美食街自治联盟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组长由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沿街酒店负责人等担任,组员由3个小区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担任,以“自治+共治”的方式形成党建合力,美食街脏乱差现象逐渐消失了。“街道整洁有序了,顾客愿意光顾了,生意自然也更好了。”醉香酒楼经营者刘杰群感慨道。
“区域化党建在全区各街镇开展,搭建了以区域议事会、社区党员代表会议为载体的党建工作平台,有效统筹整合了区域资源,深化了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建设,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