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港建设未来城市的规划设想
2018-12-24 17:17:38发布86次查看
临港新城打造未来城市在规划方面主要从空间格局的重新考量和优化,并围绕确立生态环境、综合交通、产业经济、居住公服、乡村发展、基础设施6个方面的子目标。
一、蓝绿共融、产城相依、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
1、蓝绿共融:一滴水孕育七彩蓝带,一片林激活七条绿脉
确定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临港地区规划上以滴水湖、临港森林为蓝绿双心,辐射形成七条放射性的水脉,分割居住组团,并延续成为临港地区的生态框架。
2、产城相依:从刚性的功能分区,走向功能融合的城镇组团
此前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是基于服务大型工业生产运输和避免生活干扰的考虑,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生活理念的转变,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上进行空间模式的转变。分城区内部形成产城共融、设施完备、功能相对独立运转的城镇组团。
3、城乡一体:从全域城镇化,走向城乡共同体
此前总体规划制定了全域城镇化的发展蓝图,在开发边界缩减的前提下,以两港大道为界的西北区域未来较长时间仍是城乡并存的空间格局。南汇新城是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73个试点区之一,以书院老镇区为载体融入文化传承、休闲旅游、康疗养老、现代农业功能,打造上海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撤制镇复兴、进而带动乡村发展的示范区。
二、发展策略
建设更富魅力的滨海田园城市,打造“天净、海清、地润、人和”的生态系统,形成可看见的天空环境、可触摸的海洋环境、可感知的大地环境,创建“近自然”公园体系,促进人与自然融合。
建设开放便捷的海上门户之城,推动综合协同、客货有序、集约高效、低碳智慧。提升交通枢纽能级,引进先进物流系统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提升慢行交通的出行品质,倡导绿色智慧出行。
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国际智造之城,构建全球顶尖创新人才汇聚、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集聚、“超级工厂”云集、智能智造产业链完善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国际智能智造中心、深度产城融合的宜居宜创家园。
建设更未来的品质宜居之城,突出“共享、多元、品质”。以宜居宜业的社区组团、多元丰富的舒适住宅、特色均等的公共服务满足本地人群、创新人群、商旅人群、旅游人群的各种需求。
建设更富特色的都市乡村田园,营造“安居、共享、乐业、合规”的乡村发展环境。保障乡村居民住有所居,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配置丰富可选的公共服务设施,培育绿色乐活的乡村产业。
建设更可持续的低碳韧性之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形成优美和谐的环境品质;提高防灾能力,建立灾害跟踪评估体系;构建开放互联信息平台的智慧社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