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房圆“电梯梦”
老公房装上了电梯,居民出行更方便。 /普陀区新闻办
开了30多次协调会、跑了60多个审批部门、敲了90多个章……2015年,普陀区长征镇怒江苑小区的7号楼,在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社区自治共治,成为全市首个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的成功案例。“最近,我们还成立了怒二居委加梯自治联盟,为更多有加装电梯需求的居民提供咨询服务。”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小静介绍说。
除了为老公房圆“电梯梦”,这个居民区党总支推出了“让垃圾找到家”、“把春天留在窗前”、“啄木鸟”自治队等项目,在展现党员风采的同时,不断扩大居民受益面,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党建引领自治显成效
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下属4个党支部196名党员,下辖梅川路278弄(梅川馨苑)、梅川路255弄(怒江苑)、怒江路658弄、梅川路258弄(瑶成湾)等4个小区。
怒江苑7号楼共12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89%,老龄化程度非常高。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非常强烈,但自筹资金加装电梯的难度极高。装电梯需要业委会出面,其实与居民区党总支的工作关联并不大,属于额外工作。但在层层审批的复杂过程中,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几乎全程参与,竭尽所能帮助居民。大大小小的协调会开了不下30次。7号楼成了支部工作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有时间就去听听居民意见,关心工程进展。当然,加装电梯这样庞杂的事,仅靠居民区党总支的力量也是不够的,离不开居民、业委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等的参与和支持。
住在5楼的陆雅薇和6楼的朱红红在得知市里有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后,积极与居委会沟通,成为加梯工程的发起人。为了办理申请等手续跑了60多个部门,前后敲了90多个章,还跑坏了一部电瓶车;业委会主任马善祥随叫随到,居民们成立电梯建设项目小组,分工负责办理审批、财务等环节……
政府有关部门也主动伸出“援手”,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计划,落实施工监管等责任。
“同心同向同行”
2015年,怒江苑7号楼加梯成功,成为全市范围内居民自筹资金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加梯成功后,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全面总结,形成了可供借鉴的自筹电梯流程图和盖章流程表,流程图包含业主前期工作、房管、规土、建交、质监等部门相关步骤,而盖章表上则列出了60多个相关审批环节。同时,牵头成立了小区自治联席会,由7号楼居民朱红红、李兆清等居民担任顾问和助理,为大家答疑解惑。
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始终抓住为民服务宗旨,通过“听、谈、行”,让居委干部深入了解百姓需求。党总支积极搭建党建平台、拓宽党建渠道,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让垃圾找到家”、“把春天留在窗前”等居民区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通过项目评比、民主评议等方式,推进“服务星、学习星、团结星、帮扶星、文明星”等星级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中的主体作用。此外,怒二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探索,推出了“一对一”靶向帮扶法,建立健全了“小区自治联席会”、“居民议事厅”等工作机制。
而“小区自治联席会”,则是由居委、物业、业委、民警等各方代表参加,共同协商解决小区管理、文明创建、和谐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将始终把多思路强理念、多机制拓方法、多平台广渠道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注重引导条块同心、内外同向,提供精准服务,增进党建实力,彰显党建魅力,激发党建活力,形成党建引领下各方参与的“同心同向同行”的党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