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聚焦创新设计,研究素养培训》——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活动
2018-12-24 9:54:47发布70次查看
2018年12月21日上午,“聚焦创新设计,研究素养培训”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活动在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主办,宝山区少科站陶艺中心组协办,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艺术组承办。
在教学观摩环节,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青年教师梁老师执教陶艺课《椅子的设计》。陶艺是上海大学附属学校艺术拓展课特色之一,主要针的对学习群体是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经过每周一下午第三、四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陶泥艺术,并利用其技法进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前三节课的知识,回忆椅子的基本结构,通过体验、观察、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运用设计要素设计椅子。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稿讲解设计思路,发现椅子的实际功能性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合理选用捏塑、泥条、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一把椅子。从课前的准备、视频剪辑制作、板书的设计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老师及其团队的心血。
课后,学校从发展背景、硬件设施、课程保障、师资力量、活动亮点及成绩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陶艺教学的发展背景及过程。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于2015年创办了“乐土陶吧”社团,社团的陶艺专用教室基础设施完善,为学生创设了优良的陶艺学习环境。2016年学校陶艺团队老师撰写了小学部陶艺校本课程,将陶艺拓展课程变得更具体,易操作。2017年学校将陶艺教学融入平时美术教学,确保每个年级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陶艺教学。目前,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陶艺工作室共有美术专业教师4人,陶艺专业1人,陶艺专家1人。我们有幸聘请了上海大学陶瓷工作室主任——陈光辉教授作为社团的课外指导。与此同时我校还与区少科站陶艺中心组、市陶艺中心组长期教研合作,为社团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陶艺课程从创办至今,虽只有短短三年,但在这三年中,我们遵循多元化原则不单只是陶艺技能的教学,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陶艺课程实施严谨,效果显著,也在各类陶艺比赛中获得众多奖项。
上海大学陶瓷工作室主任陈光辉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陈教授不但对梁老师执教的《椅子的设计》给与了肯定,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现在学生都是用泥在模仿着做造型,如果只是对型的模仿,那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快会遇到瓶颈。泥是有自己的语言的,那如何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泥的语言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同时陈教授提出教师们的陶艺创作方向可以进行分类,并设立不同类别的陶艺创作基地,建立作品收藏体系等,陈教授也会为大家搭建一个更完整的创作平台。
听完课后,前来观摩的各区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上海市陶艺带头人高翔老师、宝山区陶艺中心组老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从教学到制作都涉及到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学习,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各位老师的点评与建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与反思,也推动了上海大学附属学校陶艺课程今后更好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将陶艺传承发扬。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