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沪上首条黄浦江景轨交线——五号线眼南延伸段工程后,“一站一景”的13号线二期、三期工程也在日前顺利通过了试运营专家评审,在本月底就通车试运营啦。
智能问讯机器人上岗履职。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背景,打造中科路站为上海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新地标。车站内设置了智能问询服务机器人,整合先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通过人与机器的语音交互,方便解决乘客对票价、列车时刻表、换乘路线、购票帮助、配套服务设施、出入口信息和周边地标等信息的查询,全面提升乘客体验。
另外,中科路站还设置了集车站导向信息、pis信息、交互服务信息、手机充电以及乘客休息为一体的智能云座椅,全面提升上海地铁智能化服务水平。
原本地铁站的如厕难问题也所缓解。在厕位内,建设方设置了手机架、挂钩、安全扶手等一系列人性化设施;无障碍卫生间采用电动移门,内部按照第三卫生间标准增设儿童坐便器、小便器、洗手盆,以及婴儿护理板、婴儿安全座椅,同时配备紧急呼叫按钮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上海地铁公共厕所的服务标准。
用匠心策划车站主题艺术,打造一站一景“可阅读”的地铁车站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上海地铁文化底蕴,特邀请百岁书法家顾振乐、书界泰斗周慧珺、书法篆刻家高式熊、画界巨擘陈佩秋等12位著名书法家为新建设的12座车站亲笔撰写了站名,展示于车站的站台层墙面,让乘客在出行之间,浸润文字艺术之美,打造“可阅读”的地铁车站。
新线的第一站——长清路站是上海首个“三觉“(视觉、听觉、嗅觉)车站,步入长清路站,宛如走入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长廊。举头而望,一幅赋予《富春山居图》神韵形神的巨幅山水画在天顶徐徐舒展。
除了天花板上的巨幅山水画,你还能在13号线沿线车站看到各种名家书法。
还有各种人物花鸟的山水小品。要是今后听到书画爱好者们说,在13号地铁站内流连忘返,那可能真的不是吹牛哦!
中科路站作为张江科技城的门户车站,装修理念极具时代气息。镜面不锈钢构成的是石墨晶体结构吊顶,地面上铺满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站厅中央的巨幅led大屏作为地铁与地区融合、与科技融合的展示平台,令人仿佛置身于科技中心。绵延一百多米的地下出口通道则是一段张江科技、人文的艺术长廊。科技和人文相映生辉,上海的蓬勃张力,奔涌眼前。
音频导航提升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度。建设团队专门走访了市残联、浦东新区民政局等部门。为解决盲人乘坐地铁的问题,与盲人代表座谈并认真倾听实际需求,了解到盲人在出行过程,声音导向是他们的重要手段。在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后,突破性地开发了一套基于在站内设置蓝牙实现地下定位,通过盲人手机进行音频导航的地铁车站智能语音导航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地铁便民服务水平。
目前该系统已在13号线12座新车站率先试点应用,受到参与测评的盲人群体的一致好评,未来将有望正式投入实际应用。此外,还在客服中心设置了可直接服务轮椅乘客的人性化矮柜、兼顾低视力人群的扶梯盲文、反差色盲道等服务和导向设施,多方位、细致入微地提升残障人士自主出行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