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警方发布年末电信诈骗防范预警 公布3类作案手法

2018-12-21 14:32:42发布77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理12月21日报道: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又到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18年以来全市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对其进行了盘点和分析,并向市民发布岁末年初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预警。
警方表示,近期,冒充网购客服类诈骗,机票改签类诈骗,冒充领导和熟人类诈骗这3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可能会有所上升,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
警方:注意防范网购、机票改签、冒充领导3类诈骗
在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上,警方通报,经市公安局和市反诈中心梳理分析,近期网络购物、冒充客服类诈骗,机票改签类诈骗,冒充领导和熟人类诈骗,这3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可能会有所上升。
其中,网络购物、冒充客服类诈骗在年末促销活动中容易频发。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时机频繁作案,主要作案手法包括:通过微信或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以兜售低价商品为诱饵,待当事人支付购物款后,就将当事人拉黑,从而骗取钱款;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出现异常需要退货为由,发送虚假链接或二维码,在不知不觉中将被害人银行卡中的钱款转走。警方提示,凡是出现要求购物人通过扫码、点击链接等不合理要求进行退赔款,市民群众都要引起高度警惕。
另一方面,寒假、春节临近,这一阶段机票退改签类诈骗可能回潮。犯罪分子往往会发送短信或电话联系当事人,以飞机故障或天气原因不能起飞为由,要求当事人机票改签或者提出对当事人作出赔偿、退款,引诱当事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验证码等各类信息后转走当事人银行卡中的钱款。警方提示,市民在接到飞机航班更改、退款赔偿等信息时应该及时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遇到对方索要银行账户、验证码的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
除此之外,年末阶段,冒充熟人、领导诈骗案件中,诈骗者冒充当事人的亲戚、朋友、领导,以自己手头紧或要疏通人际关系等各种理由借钱,要求被害人转款。警方提示,市民在接到熟人、领导打来电话或发来的聊天信息,凡是涉及到钱款的务必要当面或通过常用联系方式核实。
网购类案件量多冒公检法类涉案金额大
经市公安局刑侦部门统计,上海市公安局对2018年1至11月全市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了盘点和分析。警方表示,从案发数量来看,网络购物类、假冒客服类、兼职刷信誉类、贷款理财类、假冒熟人领导电话类、假冒qq、微信熟人类等6种类型案件最为集中,占到总发案数的77.6%以上。其中,网络购物类占接报总数的20.2%,发案数量最多。
从涉案金额来看,境外假冒公检法类、假冒客服类、假冒熟人领导电话类、假冒qq、微信熟人类、网络交友类、兼职刷信誉类等6种类型案件涉案金额最大,占到总金额的77.2%。其中,境外假冒公检法类占总案值的18.7%,涉案金额最高。
警方提醒,公司财务人员比较容易成为假冒熟人、领导类型的诈骗侵害对象。一些受害公司由于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转账前未经必要审核程序,导致公司资金被骗。商务人士及在校大学生比较容易成为机票改签类诈骗侵害对象。尤其是寒暑假时期,就读高校的学生由于订购机票较多,可能会被虚假短信、电话蒙骗。经常网络购物的人群比较容易成为网络购物和电商客服类诈骗的侵害对象。
反诈中心已查冻账户4000余个冻结资金2.4亿元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从防范劝阻和从严打击两个方面入手,努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
2018年1至11月,市反诈中心共查冻涉案银行账户4400余个,成功冻结涉案资金人民币2.4亿元。共发送劝阻短信76万余条,拨打劝阻电话14万余通,成功见面劝阻2.4万余人次,避免群众经济损失达34亿元。
同时,全市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151.9%,破获案件数同比上升31.8%,均取得了明显上升的工作目标。其中,市公安局刑侦部门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成功侦破多起重特大跨境系列诈骗案;成功捣毁藏匿在本市商务楼中的诈骗公司65家,抓获犯罪嫌疑人1360余名;拆除和缴获涉电信网络诈骗的“黑广播”近百台,抓获架设和制作黑广播的犯罪嫌疑人8名,有力遏制了“黑广播”的滋生蔓延。
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从现在起至明年年底,本市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1年的新一轮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打击和防范工作成效,尽最大努力遏制此类案件,尽最大努力为受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