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18年宣传推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进入事迹展示及群众投票环节。徐汇区的张志勇、上海市徐汇区铁路上海南站“心尚”雷锋服务工班、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田林十二村分别入围候选。
徐汇区收获满满,三个评选项目候选咱们都榜上有名!说明了啥?说明咱们徐汇人民杠杠的!
能在众多优秀典型中脱颖而出,他们在志愿服务方面肯定有着自己的“过人本事”。想知道是哪些本事吗?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仔细瞧瞧吧。
入围100个最美志愿者候选
张志勇
所在志愿服务组织:上海市张志勇公益服务社
主要服务项目:援助云南、甘肃、西藏等地贫困家庭和学生
何时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02年
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8000小时
主要事迹:
本是一次旅游,却因此走上了志愿之路,而且一走就是十六年。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张志勇帮困助学的故事,已在沪滇两地传为佳话。
2002年,张志勇带着2万元旅费去云南西双版纳旅游,结果到了西双版纳勐海就走不动了——初到勐海,张志勇被一幕幕贫困场景所震撼。此后他走访了云南勐海县、德宏州、红河州等地,每到一处,这个几百,那个几百,2万元旅费没几天就一下散尽。
从此,张志勇一头扎进了在云南帮困助学的“事业”,十六年里,走遍了勐海、红河等几个州的边远山区、贫困学校,期间究竟走访过多少家庭、帮助过多少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而他自己在云南生活的日常,却依然是几块钱一天的伙食费、几十块钱一天的小旅馆。
张志勇的公益行动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也吸引了许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加入到他的团队。2014年6月,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正式成立,通过这个爱心平台,张志勇逐步实现了从“一人帮”到“众人帮”的升华。
截至目前,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已经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爱心物资100多吨,惠及各类贫困学生近5万人、教师500多人。有了钱,有了物,张志勇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式:亲自走访确认,实地调研需求,制作动态管理档案,组织爱心项目推介会……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精准有效,每一次服务都能有的放矢。
公益服务社成立不到半年,张志勇就带着社会各界捐献的2000套被褥和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赶赴云南勐海、红河等边远山区,为那里的贫困师生送去来自上海的温情。2015年初,张志勇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情义东方”栏目合作,共同推出“晴暖茶乡”大型公益行动,帮助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勐遮镇黎明小学、西定乡南么小学建设再生电脑教室和图书室。2016年,张志勇在勐海县黎明农场设立“爱心墙”,定期为贫困家庭捐赠衣物,至今已捐赠爱心衣物3000余件。2017年,张志勇和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大城小爱慈尚会合作,为在云南山区支教的教师送去五间大城小爱“荣耀之箱”集装箱住宅,解决支教老师的住宿难题。2018年,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屏边站挂牌,首批捐赠物资和资金18.6万元;不久之前,他还多方联络、筹款,帮助因病患只能蹲在地上爬行的云南哈尼族女孩李瑶芬到上海治疗,实现了这个“螃蟹女孩”站起来走路的梦想。十六年来,像这样建立在精确调研基础上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而张志勇不辞辛劳扎根云南,为的只有一个念头:“孩子们过好了我才心安”。
在张志勇帮助过的学生中,从2002年至今长期进行直接奖学金资助的学生就有400多名,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资助到高中。仅2014年和2015年,这些学生中就有30人考取了大学。而有的早已毕业,其中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后,其月工资目前已超过万元,一家人也因此摆脱了贫困。
张志勇说,支持我的人越多,我就越要谨慎,把每一分钱都用好,对每一位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负责。他的公益行动和志愿项目通过公众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定期发布,随时向志愿者和社会公众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
如今,张志勇的公益行动得到了家人和越来越多人的鼓励和支持。他的志愿者团队也越来越壮大,目前已组建22支团队,志愿者数量超过800人。上海的徐汇、金山、上海政法大学,云南的西双版纳、勐海、红河、德宏、瑞丽、屏边,以及张志勇曾经的部队,都有了他的“粉丝团”。志愿者们和张志勇一起,对各类爱心物资进行接收、整理、运输、发放,把“上海阿爸”的爱心传递到了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这也激励着张志勇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入围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候选
上海市徐汇区铁路上海南站“心尚”雷锋服务工班
成立时间:2015年10月
注册志愿者人数:22人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6864小时
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312小时
组织负责人:纪俊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铁路旅客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社区敬老关爱服务、特殊旅客结对服务、西部支教志愿服务站
主要事迹:
上海市徐汇区铁路上海南站“心尚”雷锋服务工班成立于2006年,原名5499青年服务台,2015年改名“心尚”雷锋服务站,“心尚”一词,取意把旅客放在心上,坚持“用心服务,崇尚细节”的服务理念。工班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旅客202万人次,服务重点旅客12万人次,收到锦旗671面,表扬信791封,并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对有特殊困难的旅客进行长期结对帮扶。今年64岁张海良,家住徐汇区桂林西街,肢体高位残疾。每年他们夫妻俩都要到浙江诸暨老家探亲好几次,自2010年结识以来,他们每次来南站乘车,我们团队都会提前约定好地点接送张老夫妇,帮着推轮椅、提行李、护送上车,并联系诸暨站做好接力服务,保证全程畅行。2016年10月走访中得知二老正为搬家事宜犯愁,我们立即组织人手,上门帮二老收拾屋子、打包行李、搬运到新家。今年6月的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忙碌在暑运一线,忽然见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这次张老夫妇不是来坐车,而是带了一个大西瓜,捧到我们手上,说:“天气这么热,你们辛苦了,我来看看大家。”那一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存在的价值。
2017年6月,心尚工班参加了“百名患儿圆梦”公益行动结识了5岁的小女孩熊雨婷。她是一名白血病患儿,每月要乘火车从南昌到上海接受治疗。为了帮助这个坚强的孩子,我们与他们一家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每次雨婷一家来上海,我们都会帮忙接送及代购车票。用我们的爱守护她的这条生命轨道,用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暖给她信心和希望。
为方便市民乘坐铁路出行,我们每月会到周边社区开展零距离的现场咨询,与社区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为出行不便的居民发放“心尚”服务卡。我们还携手爱飞翔公益组织,每年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并在车站雷锋服务站,设立西部支教爱心接力点。提供优先购票、候车、上车、托运等服务。并连续6年同康健街道一起,为希望小学来沪师生提供绿色通道和全过程服务。
为更好地做好公益志愿,我们与申通地铁、东航、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企进行共建;与漕河泾街道一起共建了徐汇中城志愿服务站,与心尚团队一内一外做好旅客服务的延伸,将志愿服务“做好、做实、做到位”。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路,我们无法更改他人的人生轨迹,但是,我们可以在他们奋力前行时,递上一杯水,披上一件衣,让他们的脚步更加坚定。对于我们铁路人来说,每一列火车承载着旅人归家的渴望和梦想的重量,而我们每一颗志愿服务的心都能成为一盏明灯,照亮远方,温暖胸膛。
入围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候选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田林十二村
负责人姓名:赵国庆
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1420人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23%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清洁家园、垃圾分类、平安巡逻、记忆家园展览、“我们的节日”民俗活动、爱心理发、法律咨询、测量血压、报栏管理、“小小楼组长”等
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次数:562
主要事迹:
田林十二村位于徐汇区田林东路钦州路,是1985年建成的售后公房小区,面积9.4万平方米,居民2078户,常住人口6019人。
多年来,田林十二村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致力于打造文明、美丽、温馨的宜居家园。特别是2015年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以来,田林十二村更加注重提升“软治理”能级,以居民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引领,志愿者全方位参与,打造志愿服务型社区。
一是以居民区志愿服务站为中心推进居民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
配备专职社工,做到制度上墙,志愿者网上注册,服务项目网上发布,服务时长及时录入;各项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都在小区宣传栏内公示;服务过程中为志愿者配备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统一规范的蓝马甲,具有鲜明的识别度。不定期为志愿者开展各类培训,并在志愿服务站和小区内打造“志愿文化墙”,定期将小区内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上墙展示,在小区内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充分整合社区单位资源和小区志愿者团队,实现社区联动共治。比如,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小区志愿服务站延伸服务点,每周2次进社区服务居民;由社区单位和居民区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的纳凉晚会,已经办了11届;对接上海广播电台“东方大律师”栏目和徐汇公共法援中心,每周五下午提供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每周六组织辖区内京世造型美发店的青年志愿者和小区志愿者开展爱心理发志愿服务,等等。
二是以三家园(温馨家园、快乐家园、记忆家园)为平台整合小区志愿服务项目。
——记忆家园。“记忆家园”起初是小区居民自治项目,居民们从家中拿来的各类收藏品,由“记忆家园”志愿者团队成员根据不同主题制作成各类展览展示。这样的展示提升居民的认同感,激发居民爱家园的责任感。社区里的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和志愿者培训,与他人分享志愿服务心得;也可以在这里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志愿活动,增加邻里和睦。在此基础上,居民志愿者巡查小组、特色楼组、垃圾分类宣传等居民自发参与治理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吸引了一批志愿者的无私参与,良性循环带来的是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温馨家园。是老年人活动室和爱心就餐点,每天都有志愿者在这里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志愿服务。除此之外,京世理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在此设置点位,免费为老人理发,对腿脚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服务;每逢周五还有“东方大律师”志愿者团队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此,居民都表示:“志愿者每周会定时定点带为居民免费理发,能够享受到免费的优质志愿服务,我们都觉得非常开心。”
——快乐家园。这是社区群文志愿服务活动的集合。作为小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志愿者们在此开设健康心理课、英语课、国学讲座、编织课……唱歌跳舞更是必不可少,老师都是小区志愿者,家园的各类管理也全部由志愿者自发完成。对于群文课程和服务项目的种类,居民区志愿服务负责人表示:“居民喜欢什么,志愿者团队就开发、开设相对应的课程活动,立足居民的需求,参与度自然就提高了。”
三是以三乐园(和欢园、畅游园、和乐园)为阵地展示小区志愿服务成果。
小区内的三个小花园既是社区内居民们锻炼、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是社区志愿服务成果的展示阵地。每年的“三五”学雷锋,“我们的节日”端午、中秋、重阳等各项传统活动,针对小区中小学生组织的“小小楼组长”志愿活动,以及每年志愿者的招新等等,都在这里展开,成了志愿者们一展身手的大舞台。设置在三个乐园内的报栏,长期由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定期在此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已坚持9年。和欢园内的自治共治橱窗和精神文明建设橱窗,定期更新,展示的都是各区域单位和田林十二村共同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居民的欢迎。
和乐园旁,还设置了专门的“志愿者驿站”,为每天参加小区平安巡逻的志愿者提供休憩的港湾。“志愿者驿站”和“志愿文化墙”,共同组成了小区志愿文化集中展示的“新地标”。
看了这些志愿服务事迹,是不是心潮澎湃,也想参与志愿服务了呢?那就赶紧加入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咱们的美丽徐汇奉献一份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