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2月21日报道:普老微课堂、普老常青树、普老宣讲团……一系列“普老汇”项目让普陀区的离退休老干部积极投身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近日,普陀区发布“零距离”党建品牌,聚焦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更贴近群众。通过“普老汇”项目,使一批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离退休老干部逐渐成为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的坚实力量。
图片说明:普老汇总站
“普老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内涵丰富。“普”即指普陀,“老”即指离退休老干部,“汇”既有汇智慧、聚力量之意,也有党建载体汇集、互促之意。该品牌旨在通过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平台,引导普陀老干部争当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助推器,勇做普陀转型发展的压舱石,推动全区老干部汇力聚心、汇智聚才、汇果聚成,力争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的示范点。
目前,普陀区正全力构建健全纵向组织网络及横向工作联盟。逐步健全“区—街镇—片区—居民区”四级“普老汇”党建品牌工作体系,即: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设总站;各街镇党(工)委设分站;符合条件的片区和居民区,按照“应建必建”原则,均设活动点,实现“普老汇”组织网络全覆盖。联手本区及市属单位组建“普老汇”工作联盟,如,联合团区委、区法院、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文化局等成立“普老伴成长工作室”,联手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普老心灵师工作室”,在各驻区单位老干部活动室挂牌成立“普老汇”工作站点,扩大“普老汇”党建工作覆盖面。
图片说明:普老宣讲团
目前,“普老汇”已形成鲜明的品牌标识、响亮的主题口号、优美的主题歌曲、规范的工作制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老党员队伍,开展了丰富的正能量活动。“普老汇”不断探索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关爱,长风新村街道创设“普老桑榆讲坛”,宜川路街道建立“普老关爱指导团”,万里街道创设“普老读书会”,长征镇开展“普老携手同行长征路”活动,发挥老干部关心教育青少年的独特优势,让党建引领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关爱工作注入新动能。已招募近600名老同志,对本人犯罪、父母服刑和单亲家庭等三类青少年开展结对帮教、涉少审判观护和爱心助学。
图片说明:常青树护照颁发
“常青树护照”争章积分也是“普老汇”的品牌活动,引导老同志参与无违建居村创建、市民巡访活动等重点工作,争当“城市啄木鸟”。2017年,组织开展“两新”党建、行业监督、社区建设等正能量活动,共举办活动150多场,170多名老同志升级“常青树护照”。目前全区已累计发放护照1000多本,活动盖章近20000次。
“普老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是全面落实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新要求、探索创新普陀区老干部党建工作的实践需要,也是汇聚和传递普陀离退休干部正能量的综合舞台,更是普陀离退休干部共同的光荣称号。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已把“普老汇”作为本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重要品牌之一,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
下一步,普陀区将进一步推动项目运作常态化,建立“普老汇”工作骨干队伍,规范“普老汇”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末有总结;推动常规工作精细化,运营“普陀离退休干部党建直通车”微信服务号,建立数据库系统,提高服务管理便捷性、精准性;实现沟通反馈实时化,借助“普老汇”纵向四级工作网络、横向工作联盟,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各街镇(居民区)、老同志原单位”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集成化,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打造“共享党建”新模式;强化宣传推广多元化,构建阵地、作品、典型“三位一体”宣传新平台;强化服务保障机制化,制定指导意见,加强“普老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品牌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