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3号线二、三期工程
目前已经竣工
年底就要正式通车试运营啦!
13号线二期、三期,也就是世博大道站到张江路站,全长16公里,共12座车站:长清路站、成山路站、东明路站、华鹏路站、下南路站、北蔡站、陈春路站、莲溪路站、华夏中路站、中科路站、学林路站、张江路站。其中4座换乘站分别是:
长清路站换7号线
成山路站换8号线
东明路站换6号线
华夏中路站换16号线
从2008年12月28日,13号线一期工程的金沙江路站第一幅地墙沉槽,到2018年12月底二、三期通车,恰好十年。如今的地铁13号线,不仅在物理空间上连接了更广的地区,更在点滴之处体现了“人文、科技”的创新式融合。
站站都有手机充电口
出门在外最怕手机没电
不过,如果你乘坐13号线二、三期
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啦
因为,在二、三期的12座车站
站站都有手机充电口
集车站导向信息、pis信息
交互服务信息及乘客休息为一体的
智能云座椅
科技感十足
在中科路站,两个智能问询机器人
承担了乘客常用的地铁问询任务
可以为乘客提供票价、列车时刻表
换乘路线、购票帮助、配套服务设施
出入口信息和周边地标等信息的查询
自我学习的功能
未来,将从普通话
提升为英语、日语等外语和各种方言
在站厅公共区自动售票机上方
有中英双语运营及购票信息导乘大屏
买票前,抬头看看这个大尺寸的屏幕
乘客能了解到全网络线路走向
票价、首末班车等多种信息
在厕位内设置物台、手机架
挂钩、安全扶手等一系列人性化设施
内部按照第三卫生间标准
增设儿童坐便器、小便器、洗手盆
以及婴儿护理板、婴儿安全座椅
同时配备紧急呼叫按钮等服务设施
视障乘客乘坐地铁,多有不便。上海地铁的技术人员突破性地开发了一套基于在站内设置蓝牙实现地下定位,通过盲人手机进行音频导航的 地铁车站智能语音导航系统,目前已在13号线12座新车站率先试点应用,受到参与测评的盲人群体的一致好评,未来将有望正式投入实际应用。
另外,车站的客服中心还设置了可直接服务轮椅乘客的人性化矮柜、兼顾低视力人群的扶梯盲文、反差色盲道等服务和导向设施,为残障人士自主出行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这次13号线各站站名一改往常的电脑字体,而是采用浓郁的中国书法字体。原来,建设方特意邀请了12位海上书法大家挥毫题写,这其中有百岁老人顾振乐、书界泰斗周慧珺、抱病执笔高式熊、画界巨擘陈佩秋等群星璀璨、交相辉映。
走进“丹青长春”长清路站,一股“清幽”的气息迎面扑来。车站内天顶上的泼墨彩绘《富春山居图》、侧墙“丹青长春”的冰封画廊、特殊的背景音乐烘托艺术氛围、自然的芬芳萦绕四周……乘客走行在站中,既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又有身处大自然的清新感受,心情也会为之清爽。
“宜居之所”成山路站周边居民小区众多,地铁车站恰似匆匆旅人的一个驿站,木纹棱条、素面墙板,营造“宜居之所”,意为乘客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场所。8号线与13号线的换乘通道绵延80余米,镜面飞鸟动画的装置艺术、异形led屏展现壮美风光,都会让形色匆匆的旅客感到自然之美、身心轻松愉悦,不感到枯燥。
13号线为什么总在通车?
你是不是和小观有同样的疑问
为什么13号线总是在通车?
从2008年12月首幅地墙成槽开始,历经10年时间,13号线的建设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本着先建成,先开通服务市民的原则,13号线从服务世博会开始已经历了4次通车。
第一次2010年世博专线“三站两区间”
第二次2012年底一期西段(金运路-金沙江路)
第三次2014年底一期(金沙江路-长寿路)
第四次2015年底一期(长寿路-南京西路)以及二期(南京西路-世博大道)
至此,13号线全线累计
运营线路38公里,车站31座
13号线西延伸(金运路站到诸光路站)
项目建设已经获批
线路长9.8公里,车站5座
建设工期为5年
让我们做好准备
迎接13号线的第六次通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