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改革先锋”中有一位是咱青浦人
2018-12-21 9:58:19发布61次查看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受到表彰,其中有一位青浦人。
许崇德(1929-2014)
据青浦区消息:许崇德(1929-2014),男,上海市青浦人。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宪法学泰斗。195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71年调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80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2006年4月,青浦区档案馆曾参与采访许崇德先生。
儿时的许崇德
1929年1月,许崇德在江苏省青浦县(后划归上海市)金泽镇下塘街37弄一户许姓人家呱呱坠地。父亲许志和,毕业于神州大学,在许崇德出生6个月时便因病撒手人寰、英年早逝了。其母黄佩忍,自幼受到前清秀才的父亲的影响,饱读四书五经。许崇德的父亲早逝对许家来说如同大厦折椽梁,他姐姐许崇道只能靠母亲在私塾教书并同未出嫁的姑母许去尘一起做裁缝手工的微薄收入养育。好在姐弟俩都懂事、乖巧,且勤奋、好学,这给艰辛支撑家事的许母增添了几分欣慰。
其姐许崇道,勤奋好学,酷爱进步文学,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早年投身革命,曾以家乡的社会现实,创作有诗歌、小说《慑伏在暗角里》、《上海在乡村里》等作品,发表于当时的《女子月刊》上。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失陷。日寇侵占上海,大肆搜捕和杀戮抗日志士。许崇道是当时青浦中学的抗日积极分子,也成了日寇镇压的对象,幸得我地下党的营救,被秘密转送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于1942年牺牲在战场上。
毛泽东签署的许崇德姐姐许崇道的烈士纪念证
许崇德也像姐姐一样,从小勤奋好学,顽强刻苦,立志报国。许崇德的少年时代,与众多从战乱中过来的同龄人一样,没有安宁、平定的生活环境,更谈不上良好、优质的学习环境,但正因为如此,却更加磨练了他奋发向上的意志和仗义豪侠的品性。
1947年8月,许崇德由当时的浙江嘉兴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1950年,许崇德从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之际,正赶上国家培养大学师资,于是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作国家法研究生,从此,他的一生便与宪法、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终身为推进我国的宪法发展、宪法建设,为培养我国法律、法学人才辛勤耕耘、潜心立著,奉献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慧。
许崇德是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参与了1954年宪法起草工作,全程参与了1982年宪法修改工作,并参加了1988、1993、1999、2003年4次宪法的修改及其他众多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许崇德的荣誉证书
1985、1988年先后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工作,为香港和澳门回归、“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落实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许崇德较早提出了“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观点,曾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等场合,向高层讲授宪法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2003年,许崇德穷尽毕生所学,完成了7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