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 深入践行——上海市“结构与控制”课程教研中心组成立动员会
2018-12-21 0:00:00发布72次查看
12月11日,上海市“结构与控制”课程教研中心组成立动员会议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召开。市教研室江铭初、姚军,普陀、闵行、静安、徐汇区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教研员,以及来自普陀、闵行、奉贤、徐汇四区的相关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普陀区小学探究型课程教研员翁亚斌主持。
会议首先由课程教研中心组负责人翁亚斌、马丽敏进行了中心组工作的说明。
课程教研中心组的成立旨在为全市建设同一类课程的教师提供交流与研究的平台;为相关教师创设资源分享的条件;为相关教师提供教学专业发展、成果形成的渠道。
中心组活动将围绕学校共同话题、共同研究视角以专题讲座、培训、主题沙龙、研讨、合作项目活动开发等形式开展。
中心组确立机械结构课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关于提升学生设计思维及物化能力等内在素养在项目开发与实施中的体现等近期研究目标。跨学段工程设计类项目一体化设计研究;项目中低成本材料、校本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两个远期研究目标。
为进一步聚焦近阶段的研究主题,会议围绕“产品结构类活动项目开发及其特征提炼的视角”进行了学校案例交流。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李宾中、黄珍青老师以《基于乐高steam项目开发及其特征提炼的实践》为主题分享了经验。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以元智科技、德稻科创、“领跑未来”免考生、乐高搭建四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steam校本课程。乐高课程从1.0基础搭建发展到现今在1—5年级中开设乐高课程2.0版本模式,通过项目探究、实践活动、综合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创意搭建,并通过简单编程,实验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团队合作解决问题。黄珍青老师结合“避震的房屋”课例,展示了学校渗透steam课程理念制定的乐高课程学习路径设计,学习路径旨在帮助教师按照路径中指向设计教学过程,以此保障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落实。
基于学校案例的交流,与会教师分别结合项目开发与实施的经验沟通了自身实践中的问题与困难,并从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视角提出支持与研究的需求。
会议最后,市教研室江铭初、姚军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姚军老师回顾了拓展型课程6个中心教组成立的背景与各自的研究定位特点。他特别强调“结构与控制”课程教研中心组需要发挥各区“专家教师”与前沿学习实践、教学研究“工具”的作用。江铭初老师指出,中心组是全市相关课程优质资源的汇聚地,中心组应该提供课程建设的普遍经验,并基于教学研究的立场促进课程为全体学生服务,促进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