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汇区西南的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精神卫生工作防治并重,成效明显而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社区精神康复场所“阳光心园”获得了“上海市示范型阳光心园”的称号。 今年30出头的女青年小齐说起自己不幸得病,在“阳光心园”里得到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治愈了顽症还重新回归社会,对“姐姐”——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李月红科长充满了感激。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小齐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拥有了爱情。 在拥有28个居民区的凌云街道,患有心理疾病或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居民和外来人员却有不少。为了让这些有着心理疾病,令家属和本人都痛苦万分的社区康复者能早日康复,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阳光心园”为康复基地,建立了完善的线索排摸、应急处置等制度,为学员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康复评估、心理疏导等措施。在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医生和周百媛园长的指导下,“阳光心园”以富有特色的授课、个别交心、思想和行为矫正、鼓励他们参加书法烹饪、手工制作、音乐欣赏、健身拳操、尊老爱幼公益活动等为载体,用阳光驱散病人心中的阴霾。 逢年过节、季节变换时,学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李月红和“阳光心园”的工作人员一起,一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加强心理交流,上门关心送温暖。李月红还和病人建立了微信联系,随时和他们交心,开导,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让病人和家属深感温暖。 凌云街道社区精防团队结合社区实际进行积极研究和探索,历经三年完成区级课题一项,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发表《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作用》论文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上海市和徐汇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专家们的认可,认为是示范性地开展了“精卫防治工作”,成效突出。 该中心分管主任凌枫表示,中心将在保持目前管理模式和良好发展态势基础上,积极加强与街道相关部门合作,充分发挥综合管理的模式。同时把相关惠民、利民政策普及到每一位社区康复者,让康复者本人和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阳光心园要进一步拓展康复服务内涵,探索出更好为社区康复人员服务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以吸纳更多社区康复者到阳光心园参加康复,为他们走出阴霾,重返社会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帮助。 (来源:新民晚报 通讯员:冯联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