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徐汇:治理应该把握几个“度” 才能让街面美得不一般

2018-12-20 17:18:46发布55次查看
  自斜土街道开展大调研工作以来,“小木桥路”曾一度成为周边居民反复提及的高频词。与之关联在一起的,是“不修边幅”。
整治前的小木桥路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如今的“小木桥路”再次“登上热搜”,而这次的关键词,则是华丽转变,一个有颜值但又不乏生活气息的街区。
整治后的小木桥路
以小木桥路为代表的美丽街区创建过程中,斜土街道作为“主治医生”,是如何把握好“用药”和“手术”之间的“度”,成功实现既有微更新,又有大改造;既有快处置,又有长监管;既有生活气,又有文艺范的呢?全程跟踪记录的斜土大调研专项工作小组,开出了这张“诊疗方案”。
小木桥路“诊疗方案”
一、“广度”
望闻问切、专家会诊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中医看病,讲究用整体性思维看待病情。只有全面了解“病情”,找出复杂病因,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美丽街区创建涉及空间营造、市政建设、市容环境秩序、商业业态等多方面问题,要想真正“痊愈”,离不开“专家会诊”。
整治前的小木桥路曾是大家的“心病”。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各方智慧。
今年,斜土街道通过大调研工作,多形式、全方位征求沿线居民、商户以及建交委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居民诉求等各项“指标”。
系统制定工作方案,集各路力量。
为使整治取得实效,街道成立小木桥路综合整治“专家团队”,发挥城管、市场监管、消防、市容等“专科医生”的专业优势,针对不同“患处”深入研商整治方案。
综合实施街面整治,治各类疾症。
由街道牵头,会同城管、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执法部门,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统一执法,齐抓共管、有序推进“会诊”。
二、“深度”
表本兼治、养治结合
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得“表本兼治、内外调理”。
在美丽街区的创建过程中,要真正实现街区肌理重塑,形成良好内生动力,离不开对于街区商业业态的正确引导。
表本兼治,处理好“治表”与“治本”的关系。
以小木桥路为例,街面经营商铺共计92家,在整治前大部分都存在违规经营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户法律意识不强。
据此,整治小组并不是简单地关停这些商铺,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商家进行法律宣传,广泛动员有条件的商户积极整改、主动调整,走上合法、规范经营的路子。
内外调理,处理好“外在”与“内在”的关系。
街道除了具有空间属性与交通功能外,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态影响着业态,业态决定了形态,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一方面,街道通过空间环境品质的改善,可以吸引更多元、更高品质的商业设施与便利服务,满足街区的日常活动所需;另一方面,良好的业态也可以充分激发街道活力,增强社区吸引力。
养治结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中医治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同样,美丽街区的创建“三分在拆建,七分在管治”。街面综合整治不能简单地满足于眼前显现出的成果,而需要放眼长远,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在商户经营上,斜土街道正逐步探索建立商户诚信机制,与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在问题发现处理上,依托网格化平台及“路长制”,街道进一步加强问题“源头”管理,充分发挥居民区和网格巡查员“监察哨”的作用,实现发现及时、处置迅速。
三、“温度”
组织再生、功能改善
对于病患来说,手术之后更加重要的是功能恢复。从街面整治到建成美丽街区,诊疗过程中同样要将街面的功能进行恢复。
要美得“自然”。
“街区是适合漫步的”。
美丽街区的创建不仅要大刀阔斧,治理脏乱差,拆除沿街违法建筑、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改造调整,使道路景观更加规范化,秩序化;也要进行功能重建,对店招及广告进行整体设计,与街道的风貌相协调,结合遮阳篷、雨篷进行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置,在尺度、色彩、位置等方面相互协调,增加街面市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漫生活”氛围。
要美得“实用”。
用药既要见疗效,又要低伤害。美丽街区创建过程中,既要美,又要实用。对小木桥路沿线商户进行规范引导的同时,街道从居民需求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引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且居民认可的小餐饮等“刚需”业态,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有味可寻”。
要美得“有内涵”。
美丽街区的创建除了环境改善的内容外,还承载着彰显区域文化底蕴的作用。在改造道路绿化景观、沿街建筑立面的同时,街道进一步结合斜土地区“城市水岸、亲邻社区”的发展愿景和小木桥路的区域特征,通过设计文化墙、街角小品等形式,将社区精神积淀融入街区肌理,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文环境水平。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