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林园正式开园,成为浦东软件园继郭守敬园、祖冲之园、昆山园、三林世博园之后投入运营的第五大园区。
该园区已被列入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同时也是浦东三林镇产业升级龙头项目、浦东软件园战略布局重点项目,总规划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整体建成后将吸引超过200家科技企业入驻,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将成为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的产业基地及集聚区。
浦东软件产业升级“新引擎”
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多年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税收贡献增长30.9%,占全市税收比重逐年增加。市经信委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318.61亿元,其中软件业4122.06亿元,增长11.4%。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透露,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已有41个,集聚了全市60%的经营收入和77%的企业,体现了集聚优势,成为产业发展主阵地。
作为“部市合作”项目、全国最早的软件园区之一,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浦东软件园在推动上海、浦东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林园的建设落成,将进一步发挥浦东软件园产业带头人的作用,通过拓展更多的软件产业承载空间,进一步彰显软件园区的示范效应、优化生态链条,推动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发展新动能。
三林园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懿德地区,该板块处于整个上海版图的中心腹地,距离前滩仅5公里。
在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素龙看来,这是浦东区域内一个难得的、完整的产业集中区块,而浦软公司也将在这里全面复制浦软20多年的产业积累和园区运营经验,“三林园将是浦软园区的升级版,我们遇到的坑和跨过的坎,都会在这里‘填平’,集合浦软各个优势板块,再造一个软件与信息化的新基地,推动软件行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张素龙说。
据悉,三林园拥有共享办公、孵化器、加速器、大平层、小独栋、高层研发楼等企业成长空间全产品线,并配备健身、餐饮、便利店、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时,也将是浦软智慧园区建设的最佳实践和样板,智慧空间、智慧运营、智慧服务三大平台将并驾齐驱,与浦软各个园区形成一个可资源互换、共同成长的社区,不同园区的企业和员工将能够进行线上线下的全方位互动,共享浦软大平台上的各类产业和服务资源。
国产基础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落地
开园仪式上,三林园与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优刻得、晨晖创投、HRMAC人力资源管理者公社等6家单位进行了园区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与6家代表企业进行了意向入驻集中签约。
首家入驻企业——游乐圈圈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赵依娜表示,看重的就是浦软专业化的服务和平台资源。
昨天,又一项重磅平台——“国产基础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宣告落地三林园。该平台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由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上海浦东软件园等单位联合发起建立,将建成国产化应用和技术成果的交流展示基地、培训咨询基地、业务协同基地,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集中服务的模式。
傅新华认为,浦软是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具有示范效应,此次平台落地三林园,将有效解决目前国产化应用过程中的信息孤立和重复工作等问题。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已成为浦东新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板块。
浦东新区科经委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2587.7亿元,同比增加12.9%;全年预计实现营收3500亿元,同比增加13%。浦东现有5000多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绝大多数聚集在各个产业基地中。
在三林园开园仪式上,由浦东新区科经委指导,上海浦东软件园、万香国际创新港、陆家嘴软件园、临港软件园、中国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基地和浦东信息化推进中心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产业性联盟浦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园区基地联盟正式揭牌。
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周征宇表示,联盟将成为政府的智囊团、成员单位的代言人,在软件产业+园区服务+创新创业领域开展探索,推动浦东提升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的地位,形成浦东独特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