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下午,区委书记、区第一总河长唐海龙,副区长、区副总河长郑益川一行先后前往堡镇、陈家镇,实地察看断面水质达标及“消黑除劣”工作落实情况。唐海龙指出,9月4日全区河长制会议以来,消除黑臭及劣V类水体成效明显。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大的力量源泉。接下来,要深化落实河长制工作,巩固治理成效,打造全市最好水环境,努力实现“出水断面水质不劣于进水断面”工作目标。 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巩固消黑除劣治理成效 在察看陈家镇消黑除劣河道整治现场时,唐海龙指出,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深化村民自治。通过增殖放流鱼类、种植芦苇等净水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聚焦控源截污,推进绿色养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生活对河道水环境产生的影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强对乡镇打通断头河的资金支持,形成全区互联互通的河道水网体系。 进一步加强责任落实,确保国考、市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唐海龙一行先后察看了南横引河-五滧水厂国考断面及裕南河-裕丰村委会市考断面周边的水环境情况。在裕南河察看时,唐海龙与村民亲切交流,关切询问大家对宅前屋后河道治理的感受。唐海龙指出,各乡镇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信息沟通及时准确。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按照“每个月都达标”的要求,切实将工作举措落到实处,确保考核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进一步加强河道长效管理,巩固治水成果 唐海龙一行从南横引河登瀛桥到陈家镇水厂乘船巡河。近年来,崇明区市、区管河道的管理养护成绩稳步提升,在全市考核排名靠前。下一步将围绕河道长效养护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提升,继续深化市、区管河道日常养护。镇管河道市场化养护发力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在适当提升养护资金标准的同时,强化考核结果与养护资金挂钩,加强奖惩力度。同时,创新村级河道养护管理方式。制定村级河道分段管理养护方案,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村沟宅河分段落实责任,宅间河道跟宅走、田间河道跟田走、林地河道跟林走、鱼塘河道跟塘走、园区(合作社)河道跟人走。长效管理经费下沉,经费使用情况向群众公示,真正把老百姓身边的河道交给他们自己建、自己管、自己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