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房管局打造衡复风貌区“徐汇品牌”
2018-12-18 16:40:35发布64次查看
据徐汇区消息:徐汇衡复风貌区是上海城市文脉的重要承载区,更是展示徐汇品牌的一张重要名片。区房管局结合大调研工作问需于民,在三减三增上持续用力,在保护和利用上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全球城市风貌保护的衡复样本。通过修缮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小区综合治理与物业管理补短板、强化风貌区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第一个维度安全、有序、整洁。
结合民生改善,为风貌区梳妆打扮
1、改头换面,历史建筑修缮与风貌整治
十三五至今,风貌区已实施了14万平方米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惠及居民1921户。打造武康大楼、永嘉新村两个示范工程,并在修缮领域保留和培育一批能工巧匠。近两年来,借助全市五违四必契机,结合创全、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风貌区管委办会同相关单位开展了风貌道路整治和修缮工程,结合架空线入地,解决了一大批市容难点顽症问题,街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2、因户施策,解决居民拎马桶问题
徐汇区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十一、十二五期间,已对全区7000余户无卫生设施房屋进行改造。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剩余470户无卫生设施房屋,其中210户位于衡复风貌区内。为解决这一民生痛点问题,今年以来,区房管局、街道、徐房集团等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踏勘、摸底调研,制定了一楼一案、一户一策,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邻里汇建设、里弄环境提升等工作,通过户内、弄内、幢内三种方式解决了居民的这一急难愁问题。下一阶段将结合留改拆新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目前幢内、弄内改善的居民全部通过户内方式予以解决,并进一步会同街道、居委、物业加强后续常态长效管理,从而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品质。
户内解决
襄阳南路452弄21号
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结合厨卫设施改造项目施工现场
幢内解决
安福路137号
结合邻里汇增设公共卫生设施
弄内解决
天平路91弄8-22号
倒便池改造后为公共厕所,终于可以告别拎马桶时代啦~
小区综合治理,为物业管理补短板
1、小区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通过拆、建、管、治并举,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一大批里弄、小区旧貌换新颜,如高安路78弄、高邮路5弄、安福路255号等。软治理方面,积极培育特色老弄堂文化。同时,进一步补齐短板,强化治理后的日常物业管理。
2、物业管理一体化先行先试
按照精细化管理三全四化的要求,结合市区两级小区综合治理指标任务,区房管局会同徐房集团以及湖南、天平两个街道对衡复风貌区内徐房集团在管397处里弄式、封闭式小区展开排摸。以保基本+显亮点为目标,选定永嘉新村、上方花园等26个小区(街区)作为先行先试示范点,分为小区式、片区式、公寓式、街区式四类精细化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加以适配。今年5月起,这些小区(街区)已结合小区综合治理、旧住房综合改造和历保修缮工程对局部硬件设施设备开展微更新。部分试点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和楼面智能监控系统。7月起,逐步将原有物业管理模式过渡到专业保洁、保安管理模式。年内将全部完成示范点建设。
强化管理机制,为风貌保护增长效
衡复风貌区管委办根据《衡复风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牵头出台了《2018-2020衡复风貌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作用,将城区、街区、小区以及地面、立面、空间景观进行统一设计、系统把握,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规划意图与精细化管理目标的融合,实现了扁平化管理。
日常监管方面,建立了六必查和相关单位联勤联动的综合执法机制,并结合互联网+手段,将徐汇区138处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信息共享至各相关单位,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执法效能。
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业务管理平台
下一步,区房管局将更加注重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持续用力,积极推进留改拆新政;更加注重在保护保留中精准治理,提高精细化管理能级;更加注重在工作方法中体现绣花功夫,持续提升风貌区五态,即形态、生态、业态、文态、常态。力争实现衡复风貌区精细化管理的第二个维度:品质、温度、活力,最终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这一美好愿景。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