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自:艺非凡、@哈里chn、@-唐三佰-
这年头,走在马路上
能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店招已经不多了
但这家店真的很好看
其实这就是上海的愚园路呀
是因为
这样好看的外立面设计已经被拆除了
“罗曼蒂克消亡史”了
很多参与这家店铺外立面设计的朋友
当时都被气到说不出话来:
“... 被他们拿走了我的热情”
灰突突的,好不起眼
整条街道都被点亮
最高赞的评论是称赞好看
然而就在这个周末,16号星期日
外立面被全部覆盖掉了
这里又恢复到了最开始灰突突的样子
苍白又无力
“希望路过的小伙伴能看到最后一夜的敞亮
be the light ”
看着这样好看的外立面又变成土灰色
很多网友
都想起了现在街上的统一店招
招牌都一模一样:
统一底色、统一尺寸,
统一字体、统一字号。
好像就是那些经常走过的街头啊
甚至有些地方
还有这样的“极简风”“灵堂色”
消费者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哪家是哪家
搞不好哪天要去理发
就走进了隔壁的西饼店
但这是丑得整整齐齐啊
上面这些统一店招的照片
完全认不出是什么地方
放在国内哪座城市都好像很ok?
麻省理工的凯文林奇教授写了《城市意象》:
“城市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不同色彩和尺度,让人们对城市有不同的第一印象。”
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是城市最底层、最个性、最有活力的色彩
让每座城市都变得如此陌生
巴黎红磨坊的风车招牌过于招摇
反而让周边商铺效仿贴近
突出了靓丽又和谐的整体视觉效果
这是内在城市性格驱动出来的
“一刀切”之后,城市再难有美的故事
催生了波普艺术
让人们理解了“赛博朋克”之美
正是因为那拥挤不堪、密密麻麻的招牌里
有一个鲜活生动的中国
却让人看见不同个性的交融之美
这份精彩,这份热闹,
才是城市让人心头一热的烟火气啊。
店铺用各自的招牌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绘卷
美,不一定要统一
也正是因为
那些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店铺啊
日本的街景,繁华且有未来感
这都来自于一块块形形色色的招牌啊
还是小街里的素雅大气
都能让人感受到美感
也为无数摄影师和画手增添了灵感
台湾的士东菜市场就告诉我们
提升城市形象
何必用“统一”呢,尽管用设计啊!
就改装成和蔬菜一致的原木配色
都可以用设计和审美拯救
从店铺本身的性格和特色出发
“一刀切”的统一,只会产生死板
比如:网红脸
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灵魂
吸引消费者,激发购买欲
这也是审美进步道路上必要的竞争
但国内的统一招牌
只会挑最亮、最显眼的颜色
又如复制黏贴般扎堆在一起
然后就变成了摧残视觉神经的招牌
调整饱和度,换上特色字体
再加上一些简笔画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高级了很多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现代人反倒都不懂了
别再变成世界眼中
美学意识未开化的国度
毕竟
我们的店招审美,千年前就已领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