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晴工作室落户徐汇 捐资500万元启动艺术基金
2018-12-17 14:05:12发布54次查看
海上书法大家刘小晴书法工作室揭牌暨艺术基金启动仪式,12月8日在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刘小晴先生个人捐资500万元,用于扶贫帮困,支持有困难的艺术家及培养书法人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吕晓慧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刘小晴书法工作室揭牌。
作为艺术基金启动的第一个项目,由上海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发起,徐汇区文化局牵线,刘小晴艺术基金与云南省红河州文体局搭建起了文化项目合作平台。刘小晴先生将为云南红河州四个结对县元阳县、石屏县、屏边县、泸西县的书画教育及帮困助学捐赠100万元;明年春天,他将奔赴云南红河州,前往偏僻的山区学校,指导当地青少年书画学习,并进行扶贫帮困。
六十余年躬耕书坛,孜孜不倦寻求突破的刘小晴,是上海书法界公认的“字好、学问好、人品好”的艺术大家,几十年润笔费几乎不变。他始终认为,钱财是身外物,一个书法家真正的价值是把字写好,作品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天揭牌的刘小晴书法工作室分别设立天平社区、凌云社区南北两个基地,今后,年近八旬的刘小晴先生将像一名普通的社区教师一样,前往基地零距离指导喜爱书法的居民学生。同时,刘小晴先生的母校高安路一小也为他颁发了名家导师聘书。高安路一小的孩子们今后将有幸聆听先生的书法大师课。
曾多年受教于刘小晴先生的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在发言中表示,刘小晴先生的楷书尤其是小楷成就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先生著作等身,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书法理论大家,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是上海老一辈书法家中投入教育最多、培养学生最多的书法大家之一,其学识人品是书法界的楷模。
刘小晴先生以“诚惶诚恐”表达当天的心情。他坦言,十几岁开始习字,从写字到专攻理论到回归写字,理论提高了眼界,但现在最痛苦的反而是“眼高手低”,没有一张作品是自己特别满意的;他认为,超越古人很难,但我们需要和古人抗衡,中华民族最传统最经典的是一种很高雅的东西,可以说是书卷气,或者是金石气,或者也可称作一种仙气,山林之气,但切切不能有霸悍气、江湖气,艺术作品的气息里原就有高低雅俗之分。
他表示,现在最大的心愿,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经典的东西,二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携人才。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受是很有限的,但艺术上的追求永无止境。
秋海堂文化中心主任徐宏斌介绍了工作室成立的相关情况,《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徐汇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国平,徐汇区文化局、云南省红河州文体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等也出席了揭牌仪式。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