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17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上海迎来冬至祭扫的第一波高峰。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12月15日-16日,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和骨灰堂共接待祭扫市民32.2万人次,同比减少48.5%;车流4.5万辆,同比减少47.6%;落葬2291穴,同比减少52.6%。
来自上海市清明节(冬至)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嘉定、浦东等5个区的23家公墓在7条轨交17个站点投放祭扫短驳班车321辆,累计班次1320个,接送祭扫市民2.9万人次。全天祭扫人数最多的三家公墓为松鹤墓园、滨海古园、宝罗瞑园。
为应对祭扫高峰的到来,上海民政部门各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根据各单位实际和冬季天干物燥的特点,细化防火、防堵、防踩踏等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冬至期间,部分公墓组织开展公益安葬和人文纪念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生命文化,营造移风易俗良好氛围。福寿园、松鹤墓园、滨海古园、仙鹤墓园等单位对祭扫群众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打造无烟墓区;徐泾西园、卫家角息园、颛桥寝园举行“普爱苑”、“众爱苑”集体礼仪落葬等活动,推广现代祭扫方式,履行社会公益责任,传播绿色、生态、文明殡葬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冬至祭扫活动将集中在12月15日至12月23日,预计将有213万人次、27.4万车次出行祭扫,其中22日冬至当天正逢周六可能出现祭扫出行高峰“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