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昨天,第三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们齐聚一堂,论道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2018“复旦-中植科学奖”获奖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格丽·多贝西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表报告。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奖委员会主席丁肇中宣读获奖者名单并致颁奖辞。中国航天英雄、特级航天员杨利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狄拉克奖获得者米歇尔·帕里内洛先后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创新成果。
据介绍,“复旦-中植科学奖”于2015年设立,用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第三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数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将获得证书与奖杯,以及三百万元人民币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016年获得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honjo)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继2017年“复旦-中植科学奖”三位获奖人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该奖项得主第二次斩获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