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全力打造优美水环境
2018-12-17 11:19:38发布53次查看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既是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题中之义,也是东平建设生态镇和特色小镇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基层的河长,能在一线为崇明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既感使命光荣、又感责任重大。一年多来,在积极巡河护河、推动水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全面提升水环境,根本在于责任落实。
河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务、环保、农业、城管、市容等多个部门和各个基层居民区,只有各部门、各单位勇担责任、主动跨前,积极履职、共同努力,才可能创造良好的水环境。在治河过程中,我镇建立了河长制微信群,纳入所有河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居民区负责人等,在交流日常工作动态的同时,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晒出来,责任单位、责任人第一时间认领、第一时间解决。
二、全面提升水环境,源头在于转变观念。
治水,治理的是河道,但根源在岸上。而最重要的,是广大群众的观念转变、习惯转变,以及形成爱河护河的共识。我所负责的片区河道中,有一条断头河恰好位于居民小区的旁边,部分小区居民长期在河道岸坡种菜,垃圾也随手扔入河内,且河水流通循环不畅,导致逐步发黑发臭,河道环境越来越差。为改善河道环境,我们从转变居民观念与习惯入手,通过宣传护河理念、发告示书、上门沟通、座谈交流、一对一解释疏导等办法,集中数月攻坚,终于使周边居民逐步转变了观念,主动铲除了菜地,恢复了河岸绿化,河道内的垃圾也基本绝迹。
三、全面提升水环境,关键在于齐抓共管。
一条河的治理,往往涉及方方面面,有时甚至还需要跨部门、跨区域,只有各方携手、齐抓共管,碧水保卫战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针对居民区旁的断头河,在引导居民不再种菜和乱扔垃圾的同时,为彻底根治其黑臭问题,我们由镇总河长牵头,请来了沿河的崇明农场公司以及镇水务、规保条线、居民区的负责人等,数次现场办公、实地查看、分析原因,随后制定了借调水之机疏浚拓宽河道入口、定期实施换水、种植有助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以及持续开展爱河护河的宣传活动等对策措施,终于使河道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