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理12月14日报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了2018年以来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据警方介绍,截至11月底,在种类繁多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中,发案数、案值综合排名前6名的分别是“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兼职及刷信誉”、“网络购物”、“假冒熟人及领导”、“贷款及理财”。其中,“冒充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占比超过20%。
警方表示公布了“冒充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有几种常见手法,包括: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保险公司理赔客服,并按对方要求点击钓鱼链接;冒充电商平台客服,商家客服,要求被害人添加了犯罪嫌疑人的三方软件;冒充金融监管机构、银行、网络借贷公司、订餐平台、车辆保险公司客服,指导被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盗取被害人钱财,或添加被害人聊天软件、三方软件等软件进行退款、骗取钱财。
警方表示,冒充客服诈骗作案常有以下特征,犯罪嫌疑人常使用陌生手机号码,固定电话,聊天软件联系被害人。之后,犯罪嫌疑人要求被害人离开原交易平台或商家操作,与被害人互加聊天软件、三方支付等社交软件、发送钓鱼网站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进行退、赔款。
在被害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之后,犯罪嫌疑人会要求被害人使用网络app借贷软件贷款到三方软件余额后再提现至自己银行卡后进行退、赔款。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害人在短时间内会按照犯罪嫌疑人的指导操作,若耽误时间就无法获得退、赔款,最后被骗取钱财。
警方表示,快递、物流、电商交易平台、银行等部门发现问题,均不会要求被害人离开平台通过具有转款功能的社交软件进行退、赔款,更不会要求被害人通过网络app软件贷款提现的形式进行退、赔款。同样,常规的退、赔款会有一个时间审核阶段,不会要求被害人在短时间内按照指导操作。
警方提示,若市民遇到任何订单交易问题,请拨打商家预留的正规客服电话,切勿相信通过其他方式和你取得联系的人。同时,保护好个人的信息安全、不要随意在网站上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信息和各类订单信息,遇到链接不随意点击、遇到二维码不随意扫描、遇到电话不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