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多位专家在虹口进行研讨
2018-12-14 16:41:28发布59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12月14日报道:中国共产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在哪里?今天,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研讨会召开。多位专家认为,中共四大是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首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党的小组改为党的支部。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近年来,中共四大纪念馆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研究、学术研讨、史料征集、档案查阅、国际交流等方式,不断深化对中共四大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认识,逐步拓展和细分为关于四大历史背景、主要成果、后续影响、相关人物等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对于中共四大历史贡献的认识,也从以往多关注中共四大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民族革命运动的直接影响,逐渐深化在党的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等研究领域。
近期,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首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党的小组改为党的支部,始于中共四大。中共四大提出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纲领,为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宣传性的政治小团体发展为真正的群众性政党贡献至伟。
为深入发掘研究中共四大在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基本组织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和历史贡献,中共四大纪念馆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支持下,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研室的指导下,与上海市党史学会等单位合作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理清中共四大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阐明支部建设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将有利于深化对于中共四大历史贡献的认识,在中共四大、党的建设史方面有所突破,丰富党史研究成果,并且对当下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历史借鉴。
研讨会上,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强代表主办单位对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和各界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虹口是我们党在创建初期的主要活动区域,一大批早期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辛勤奔走,艰苦奋斗,为我们党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共四大是中共创建早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大会首次将支部确定为党的基本组织,首次规定“三人成立一支部”。中共四大的召开,不仅构筑了党群众路线的历史起点,党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也肇始于此。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始终把党的支部建设作为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层党建工作很重要”“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中共四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蓬勃发展,推动我们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好中共四大,深入探讨中共四大在党的基本组织建设上的探索实践,深化认识中共四大的历史贡献,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在致辞中讲到,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第一个重点任务就是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理论研究传播品牌建设两大专项行动,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和思想理论创新高地,着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着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上走在全国前列。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正是把“打响红色文化品牌”,讲好党的诞生地故事,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落到实处。
活动现场启动“中共四大代表系统研究发掘工作”,紧紧围绕“党的诞生地”发掘工程,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史料征集、档案查阅、国际交流等各项基础研究工作,共同为红色纪念场馆的内涵添砖加瓦。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主旨发言中提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支部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到最基层。中共四大是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的历史起点、是建立健全支部制度的历史起点、也是党探索支部建设理论的历史起点。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传承好红色文化。
下午的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挥主持,上海党史学会名誉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廖大伟等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论文作者就“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的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