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八旬老人坚持捐款感动众人
2018-12-14 10:54:42发布48次查看
前不久,住在华山居民区丁香公寓的陈根娣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居委会,缓缓掏出一个信封表示要捐款。居委干部打开一看,信封里面装有厚厚一叠崭新的百元钞票,数过后竟是整整一万元人民币。
原来,就在捐款前几天,陈根娣看到居委会贴出了千万人帮万家迎春帮困活动的通知,就把这笔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捐了出来。之前,陈根娣就几次来到居委会,向居委干部打听捐款的事宜,居委干部承诺一有消息就通知她。老人说:“我眼睛不好,听说江苏路街道正在组织开展捐款,想来问问居委会这边开始了吗?”
据居委干部介绍,这不是陈根娣第一次捐款,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每年的5月12日当天以及年底,陈根娣和老伴都要捐出数目不等的善款,11年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老人不仅帮助素不相识的困难人群,还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两个月前,小区有一位清洁工在工作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腰,卧床不起,陈根娣就去看望这位清洁工,还送了一千元钱给她,清洁工怎么也不愿意收。老人说:“你们很辛苦,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把我们的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钱不多,就一片心意吧。”
其实,陈根娣老人家的家庭条件并不算优渥。今年4月老伴因病去世,子女也都不在身边,83岁高龄的陈根娣一下成了独居老人。年轻时,陈根娣和老伴长期在青海工作,回到上海退休后,两个人的退休工资也不高,陈根娣的退休工资只有3200元。此前老伴生病时,家里支付了大笔住院治疗费用,还曾通过居委会开证明申请试用药。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老人还是坚持把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一笔笔捐了出来,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就在陈根娣的老伴去世后,华山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潘志歌来到老人家中看望,本来准备了一笔慰问金要交给老人,没想到,老人一见到潘志歌,却抢先将500元钱塞到了潘志歌手上,说,你们来得正好,这笔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吧。在场的居委干部一下热泪盈眶。在这次捐出1万元后,清楚老人的家庭状况的潘志歌打电话给她女儿,但女儿很尊重老人的选择,也能够理解老人的一片用心。潘志歌等居委干部又来到老人家里,见老人正在吃晚餐,菜只有一份萝卜。陈根娣老人笑着说,老人多吃萝卜好,萝卜营养,是“人参”呢,这一幕又让在场的居委干部感动落泪。潘志歌希望老人能够将这笔钱收回去,但老人坚持要捐款,并表示希望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份坚持的背后,是老人深沉的感恩之情。记者见到陈根娣老人的时候,老人正在居委干部的搀扶下,来领爱心午餐。老人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受到了居委干部、邻居的关心和照顾,考虑到小区的独居老人生活不方便特别是做饭不方便,居委会联系附近的助餐点将爱心午餐送到居委会,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就近用餐,“爱心午餐12元一份,两荤两素,蛮好。”陈根娣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平时,老人有一位老伙伴志愿者与她结对关爱,时常帮助老人买早餐,有时候还会做点好吃的送给老人,每天碰到老人都会跟老人谈心解闷。老人还说,老伴住院时,居委干部也去医院探望,送上鲜花和祝愿;老伴去世后,居委干部也来到她家看望,并陪她一起吃饭。
这些,在居委干部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被老人深深记挂于心。她将这份感恩之心、报答之心升华为责任之心、奉献之心,用捐款的方式来帮助其他人。老人说,居委会为我做了这么多事,我年纪大了,也做不成什么事,只能捐一点钱表示一下心意。潘志歌告诉记者,陈根娣是一位党龄有近50年的老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深深教育了我们,居委会也将继续做好老年关爱与服务工作,让辖区内的老人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