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各级调研干部出实招、新招、硬招 解民营经济之渴

2018-12-14 10:49:22发布52次查看

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连日来,奉贤各级调研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和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7条”举措落实落地,迅速行动,出实招、新招、硬招,解民营经济之渴,暖民营企业之心。
  据区委大调研办统计,十一月至今,走访调研企业2373家,其中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调研企业数量为255家,共收集问题679个,已解决问题454个,收集意见建议460个。
  卸下“发展中的包袱”
  让企业“轻装上阵”
  生物医药企业,是奉贤主要产业之一。但这些企业虽然看起来“个子小”,但各个前景无限。在调研中,东方美谷集团立足为企业卸下“发展中的包袱”,并根据“一企一需求”,精准解决企业各类需求,让企业找到家的温暖。
  慧渡(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初创型、科技含量很高的企业。今年,企业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企业需要危废处理企业来处理危废,但危废处理企业觉得我们产量低、利润少,都不太愿意来处理。”其总裁助理冯钰韬告诉记者,年初,企业连续找了好几家危废处理企业,都不太愿意来处理,但企业自己处理又属于违规操作,左右为难。同时,东方美谷集团发现,和慧渡(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有一样需求的企业,还有很多。为此,针对“单个企业无法解决、多个企业都想解决”的问题,集团立即搭建处理危废对接平台,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冯钰韬由衷感慨地说:“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需求,并立即回应解决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特别感动。”
  对于德朗能来说,今年,这家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因种种原因,企业4000万元的银行贷款融资受到影响,且影响到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但企业创始人陈瑶博士至今难忘,“区里帮助我们一起想办法,让我们觉得并不孤独。”就在前阵子,通过全区各部门的努力,德朗能已从建设银行奉贤支行拿到了4000万元的贷款授信,终于让这个在发展中的企业缓过气。
  调研出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这是奉贤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宗旨,也让民营企业看到了奉贤优质的营商环境。
  关注“成长中的烦恼”
  与企业共享“生命”
  “在这样一个时代,企业看中的不是减税、给钱,而是这个地方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比如,对于创新的保护。”在一次调研中,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安提出了这样的希望。
  针对不少企业提出“专利申请耗时长,特别是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阻碍中小企业创造活力”的问题,区知识产权局主动“接单”,积极与市知识产权局对接,并得到市局的支持和帮助,开通专利优先审查办理通道,成为上海市内首个设立中国专利优先审查受理材料点的区。为注册在奉贤的企业和奉贤户籍自然人申请专利快速审查、快速复审、快速确权打开了绿色通道。
  “对企业来说,这个服务就特别好,特别及时。”上海国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该公司研发的“一种蛋白质dhw1及其编码基因dhw1和应用”已正式获得授权,“从提交专利优先审查请求到获授权证书,授权周期从原来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平均22个月缩短至8个月。”此外,这项服务,对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以及纳入奉贤区重点鼓励的东方美谷美容化妆品和日化行业、生物医药等美丽健康产业,全部开放。
  而对于林内公司来说,企业周边的生活配套、功能性配套也尤为关键,“企业也要向城区转变。”在调研中,奉城镇党委、政府积极回应,将对企业园区内占地400亩的钢材市场进行转型,打造一个为奉城企业配套,具备娱、食、住、享功能的社会服务区域。通过配套资源的提升,形成产城融合,以此解决因“五违四必”整治导致的招工难等问题。
  纾解“发展中的困难”,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关注“成长中的烦恼”,让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犹如沐浴在春风中。林内公司总经理进士克彦就表示,政府与企业之间,真正成为了一个共同体,一起共享“生命”。
  目前,通过调研后,区委、区政府还围绕共性问题,立足奉贤产业特色,出台东方美谷园中园、“三个一百”梯度培育工程、国家级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指标体系等系列政策,通过释放“发展中的福利”,为企业创造更多舞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