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2月14日报道:在昨天下午召开的普陀区党建工作强特色、树品牌成果发布会上,“零距离”党建工作品牌首次对外发布。该品牌的诞生,生动诠释了普陀区委“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出发点,全面记录了长期以来普陀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标志着普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打通党群、政企、上下、内外,连接党建、发展、管理、服务,使资源紧密对接、力量聚合释放,正是“零距离”党建的重要做法,也是其内涵所在。目前,“零距离”党建品牌已涵盖社区党建“邻聚·里”、“两新”党建“楼长制”、国企党建“国资先锋”、学校党建“融合督导”、医院党建“医心一意”、机关党建“直通车”、离退休党建“普老汇”等7个领域的特色项目。
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艳介绍,“之所以用‘零距离’三个字来概括,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个项目,推出的每一项举措,无论从主体、空间,还是从阵地、机制来看,都体现了党建引领、无缝对接、一体推进的协同理念。”
会上汇报了“零距离”党建品牌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邻聚·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党的工作触手和各类服务资源直接送到了老百姓居住生活的社区邻里;“楼长制”工作机制的建立,为普陀民营企业的发展配套了“足不出楼”的“管家式”服务;“融合督导”和“医心一意”把教育医疗的行政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个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国资先锋”的出现,使普陀经营、工匠、服务等领域的先进典型有了更强的传播力和传承度;“直通车”和“普老汇”,则为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提供了汇能聚智、反哺社区的广大舞台。这些党建项目拉近了党心、政心、民心,在抓引领、促发展、强服务上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比如,在“普老汇”项目中,长风新村街道创设了“普老桑榆讲坛”,宜川路街道建立了“普老关爱指导团”,万里街道创设了“普老读书会”。长征镇还特别开展了“普老携手同行长征路”活动,联手团区委、区法院、区司法局,招募近600名老同志,对本人犯罪、父母服刑和单亲家庭等三类青少年开展结对帮教、涉少审判观护和爱心助学。联手区文化局,组织老干部参与网吧义务监督,每年寒暑假监督走访网吧200余家,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老干部关心教育青少年的独特优势,让党建引领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关爱工作注入新动能。
据悉,普陀“零距离”党建品牌自创建以来,已先后建成覆盖街镇、片区、居村、楼宇(园区)的344个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在全区楼宇(园区)中建立了103个“楼长”团队,对全区273个居村党组织开通了连接机关和社区的“直通车”,累计解决各类问题诉求3000多项,居民群众、非公企业对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的满意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党建工作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也更为凸显。
定名称,明理念,强质量,提能级……发布上,来自上级部门、高校、研究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纷纷从战略目标、长期规划、宣传效应等角度为“零距离”党建品牌的深化拓展建言献策。下一步,普陀区将进一步树牢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规划,加强品牌实践,动员各级各类党组织发掘提炼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充实“零距离”党建品牌内涵,为积极构建普陀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新优势注入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