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瑛
在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为了营造人人关心垃圾分类,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12月1日,由宝山路街道党工委、宝山路街道办事处主办,宝山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上海飞扬华夏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环保先行,美在静安”公益活动在中兴绿地广场举行。本次公益活动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政策咨询、义卖以及志愿者互动游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垃圾分类,让绿色环保理念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五大板块丰富多彩,居民参与乐在其中
本次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共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垃圾分类宣传板块(志愿者互动环节)、便民服务板块、咨询服务板块、传统工艺体验板块以及义卖板块。同时,现场还设有感恩志愿者主题墙,让居民对身边的志愿者们,道出心中的感恩和寄语。
虽然活动是八点半正式开始,但时间还没到,现场已经来了不少居民。近年来,随着全市范围内对垃圾分类重视程度的提高,宝山路街道也在这项工作上下足了功夫。当前,大多数居民区已经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在志愿者们的宣传指导下,社区居民也逐渐转变了老观念,从不分类到要分类,小小一个动作不仅对美化环境做出贡献,更是环保意识的自我提升。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居民在垃圾分类宣传板前驻足观看。在游戏互动摊位上,志愿者随机抽取一道题,居民只要回答正确就能拿到一盆多肉植物。“城市生活垃圾有哪四类”“过期药品属于哪类垃圾”“一次性餐具是可回收垃圾吗”……像这样的知识竞答题目,如果没有一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还真有点难。
街道每次举办大型活动时都会带上传统文化体验,深受社区居民喜爱。捏面人、剪纸、香袋制作的摊位也是热闹非凡。在这些传统文化体验摊位前,居民们都被师傅们的手艺所折服。明年是“猪”年,不一会儿一张动物剪纸就出来了,孩子们的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小人”,别提有多高兴。
在本次活动里,还有针对儿童安全出行的体验板块。现如今,儿童的安全出行,已经成了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为了让家长直观感受醉酒驾车的危害,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准备了一副“醉酒眼镜”。家长戴上醉酒眼镜后,就能模拟酒后开车的状态,几位尝鲜的居民在试过后都说头晕目眩,没法看清前方道路。用场景模拟的方式告知居民朋友,饮酒、醉酒驾车不光危害自己,也危害自己的家人。
交通标示问答卡是给小朋友们准备的,“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这些基本的道路安全知识,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多掌握一点知识,就给自己多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当天现场的体验摊位外,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大众汽车联合发起的针对儿童道路安全的公益活动,在社区里已经开展了多次。道理安全知识讲课,是以理论知识和道路模拟体验相结合,让儿童更好地掌握道路安全知识。通过亲子类活动,不光能让孩子们掌握必备的道路安全知识,对成年人也是一个督促作用。
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在居民区点亮温暖
活动现场,义卖摊位前的人气也是很旺。来自市北职高的同学们,更是拿出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日活动。之前,学校就向全校学生发起了闲置物品征集活动,玩偶和书籍,成了当天摊位上的“主角”。有几位勇敢的男生拿着玩偶在摊位附近吆喝,有模有样。大玩偶10元一个,小玩偶5元一个,颇受居民欢迎。最后收集的款项,会用于帮助学校的困难学生家庭。
据了解,市北职高的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几年里,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志愿者学时录,每人要修满40个学时才能顺利毕业,志愿服务的考核也被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里。除了参加当天的志愿者日活动外,市北职高的学生们还参加每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居民区做义务劳动,美化小区环境,在地铁站做志愿者为行人指路,将志愿服务精神传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80后的祁颖莹,不仅是“颖莹眼镜店”的老板娘,同时也是眼镜街党支部委员、工会委员、团支书。身兼多职的她,已经成为了眼镜一条街的“服务名片”。这位年轻的老板娘,给居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热情和笑容。2008年起,祁颖莹每年都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不管活动大小,只要居民有需要,她总是身体力行。
在谈到参加志愿服务时,祁颖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参加志愿服务让她感到开心,在服务过程中能接触各类居民,了解他们对眼镜的实际需求,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次外出活动时,祁颖莹总是会带上店里的清洗机和修理工具,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洗完眼镜后,她还拿纸巾将眼镜擦干、擦亮后,再送回居民手中。如今,祁颖莹在眼镜街的牌子做响后,就连兄弟街道举办便民服务活动,都要点名要她。她尝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居民提供服务是她的光荣。
通过当天活动,宝山路街道志愿者们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风采,同时也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他们。期待能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志愿者大家庭中,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宝山社区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