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又是上海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地带”。根据枫泾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展开古镇更新、产业更新、社区更新和乡村更新“四大工程”。
在产业更新中,有一个正在形成区域要素影响力的特色项目——长三角路演中心。而就在昨天,“海上新力量亮丽新上海”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金山“两区一堡”建设专题建言活动在长三角路演中心举行。
区委书记赵卫星出席并表示,在长三角路演中心这个新平台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聚一堂,通过把脉会诊、建言献策,为金山发展提供了“新力量”,区委、区政府将认真采纳汲取“金点子”,进一步补短板、强服务,凝心聚力打造金山的新名片,更好地对全区工作进行再审视再提升再谋划,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委副书记程鹏出席并作区情路演。
长三角路演中心——这个充满新意的项目,是基于枫泾“农”之根本,借鉴“路演”方式,形成农科专家与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对接机制,至今已举办27场路演活动,成功对接项目39项,成果转化金额超5000万元。
▲亮灯后的长三角路演中心
枫泾处在吴越文化交汇点,这里最先提出长三角毗邻地区合作的概念,最早迈出实际的步子。如今,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沪浙毗邻联动发展扎实推进。金山枫泾与嘉善姚庄、惠民街道以及平湖新埭镇共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枫泾已有7个村与浙江省境内的7个毗邻村结对。
▲“上海之窗·枫南小镇”建设效果图
“长三角毗邻地区有不少特色小镇,小镇之间不能像土豆一样堆在一起,而是要像葡萄一样有机地串在一起,这样才能更甜。”枫泾镇党委书记张斌对新时代的枫泾发展作了一个美好而又实在的比喻。
今年以来,金山区在产业发展协作、人才培养协助、环境保护协管、基础设施互通、社会平安共治等方面,按下“快进键”,全面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产业发展协作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项目纳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五个统一”理念正加快推进,展示中心已建成,3d盈创建筑打印、长三角新松智能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
作为服务于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功能性服务平台——长三角路演中心修缮项目将于年内正式完成。
依托文化和旅游特色,加强旅游产业联动。比如,廊下镇山塘村和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两村共同打造“明月山塘”项目,协同发展跨区域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
人才培养协助
金山区与嘉兴市签订“1+4”人才工作合作协议。探索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人才的交流合作。
金山区第1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25、26期处级干部轮训班,处级女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分别在嘉兴市委党校和红船干部学院等地开展教学活动。
▲金山—嘉兴签订干部教育培养合作框架协议
金山区选派了22名年轻干部到嘉兴市挂职,嘉兴市选派了24名年轻干部来金挂职。
环境保护协管
建立金山区与平湖市交界区域环境保护联动机制,2017年以来两地共开展联动执法7次,主要是对涉气排放企业、枫泾界河混凝土搅拌站、卫九路边界区域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检查。
特别是进博会期间,金山区环境监察支队和平湖市环境监察大队对平湖市独山港区和金山二工区交界区域开展拉网式检查。
基础设施互通
近日,连接金山兴塔和平湖市区的平兴公路改建工程主线于实现贯通,沪浙对接道路又完成一条。此外,全线完成平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防汛墙护岸、防汛道路等建设,未来将实现30条主要道路对接互通。
▲俯瞰平兴公路,路面“白改黑”工程完工
开通省际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已完成平湖新埭至金山北站、平湖客运中心至廊下农家乐等4条毗邻公交线路,实现了两地公交卡、市民卡公共交通的全面互联互通。
▲金山、平湖省际公交
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12月5日,上海金山·浙江海盐医保联网结算正式签约并开通,至此金山已与浙江平湖市、海盐县两地开展医保联网结算。此外,正式开通社会办专科医院—上海爱尔睛亮眼科医院医保联网结算,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嘉善县农村地区积极开展常态化送医下乡活动。
举办田园廊下·水墨广陈—2018沪浙乡村半程马拉松赛事,共吸引2200余名国内外选手参加。
社会平安共治
金山区主动与平湖市、嘉善县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形成市(县)、镇、村三级联动体系,逐步形成“十联机制”。
探索创新社区警务模式,设立流动治安岗,推动“一村一车一警”的治安巡逻模式覆盖边界行政村,成立社区联合治理网格化中心,建立司法行政区域联动机制。
抓住“雪亮工程”建设契机,在边界出入口、无名道口安装150余个实时图像监控,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