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徐汇新闻

古越烟雨觅遗风 绍兴怀古继前志:记徐汇中学高二年级绍兴传统文化教育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2018-12-12 0:00:00发布70次查看
12月5日,徐汇中学全体高二年级踏着迷蒙细雨,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坐上大巴,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的绍兴传统文化教育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氤氲远山,青青石板,岚岚雾气朦胧了会稽山。我们的第一站便是这会稽山上的大禹陵。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巍峨的大禹庙,盘踞的双龙,高大端肃的大禹像仿佛诉说着逆浪千秋的过往。汇学学子齐聚大禹庙,进行庄严肃穆的大禹陵公祭仪式。同学们依照古礼雅立,学生代表们则换上古装,诵读祭文、上香。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一举一动,充满敬意。大禹公祭歌响起,师生们雅立,肃穆,表达对华夏先祖的无限怀念与景仰之情。
下午,乘着幽幽清风来到兰亭,鼻尖萦绕着书圣的墨香,伴着曲水流觞的风雅,我们举行了“兰亭诗会”。伴随着古乐、清风,淡入墨池的朗朗书声,我们咏出了心中的兰亭集序。同样的书圣旧迹,不同的演绎形式。有以古筝书法演绎书圣当年风雅,又有气势如虹之气概,还有抒发自己的感想看法,更有舞蹈相佐,颇具古意。
第二天,我们乘坐着乌篷船,穿梭在景区中,考察鲁镇风土人情。雨下得很大,但却没有浇灭同学们表演、观看以鲁迅作品为题材的课本剧的热情。各班的同学纷纷登台,将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从纸上搬到台上。从《狂人日记》到《药》,从《为了忘却的纪念》到《故乡》,从《孔乙己》到《怀念鲁迅先生》,台上的小演员们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俱是惟妙惟肖。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精彩绝伦的演出牢牢抓住了台下的观众们的眼球,他们时而抚掌大乐,时而扼腕叹息,与戏中角色们同悲同喜。六部戏,六个主人公,六个不同的灵魂,六个同样的作者。都是他,鲁迅!他不甘心祖国沉寂,不甘心国民麻木,执意做那乱世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人,弃医从文,用文字作药来医治百姓们的灵魂。 同学们在观看课本剧后,对鲁迅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深思。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汇学人定将会不负时代使命,强国兴邦。
此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后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分组自由考察。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同学们仍坚持前往各个打卡点进行自由考察活动。书圣故里荟萃着书圣王羲之以及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居。街区坐落于大片古民居之中,有着传统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雅别致,烟雨小巷旁便是充满生活烟火气的油盐酱醋店,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于绍兴静谧的旧时光之中。而仓桥直街文化街区,乌篷船、青石板、黄酒馆组成一幅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闹中取静,在诗意之余更有市井气息。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鲁迅故里。这里是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生活的地方,也极具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便是鲁迅先生便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我们中大多数人对这里都是先相识再相见,对于课本里已经出现咸亨酒店、三味书屋、百草园、风情园等场景都是格外亲切。一边参观这些真实场景,少年闰土、孔乙己、祥林嫂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边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更能脑补出鲁迅先生一手执笔一手拿烟斗在四方桌前笔耕不辍的场景,体会到先生当时救国心切的心情,先生不愧被称为“民族脊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绍兴之行我们全体高二学生收获颇丰,是我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感受着这座古越之城的历史文化、人文气息、江南情怀,在留下了美好且难忘的回忆之余,更为我们汇学人的今后学习生活留下了无尽深思与启示!
(责编:郑静洁;责审:陈曦)
徐汇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