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娘家人”让动迁户离村不离心 ——车墩镇打铁桥村网格外拓抱团服务动迁村民

2018-12-12 0:00:00发布101次查看

“谢谢!谢谢你们,现在家里可亮堂多啦。”借住在中山街道方东小区的车墩镇打铁桥村独居老人周阿婆最近心情舒畅,随着门口树木被移走,阳光终于能照进她所住的房子,她不再觉得阴冷昏暗了。
  “这事能顺利解决,还得感谢村干部们。”原来,周阿婆是车墩镇打铁桥村的村民,因为家里房子动迁而被暂时安置在方东小区一套一楼的房子里。她的家门口正好有棵树,挡住了光线进屋,底楼本身就光线不好,加上这棵树挡着,更没有了阳光,身处“异乡”的周阿婆一筹莫展,心有烦恼却不知向谁诉说。
  今年10月底,打铁桥村的睦邻志愿者来看望周阿婆,了解到她的烦恼后,马上与方东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将周阿婆的诉求告知居委会。当天,居委会便将这棵挡光的树移栽到了别的地方,赢得了周阿婆和附近居民的点赞。

  外延网格织就服务网

  为动迁在外的本村村民建立网格,形成服务网,是打铁桥村今年通过大调研而创新的工作方法。“如今很多地方都面临拆迁,如何管理好服务好动迁村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以前,我们都是单打独斗,现在依托网格就可顺利开展工作了。”打铁桥村委会主任孙炜说,打铁桥村是典型的动迁村,全村有946户村民,800多户动迁在外,这些动迁户分散在车墩镇和城区各个地方,给管理带来了难度。“比如房租收取、通知发放、事项告知等,因为大家都不是集中在一个村里,就带来了很大不便。而动迁在外的村民们也反映,与住所所在地的居委会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娘家人”的打铁桥村开始寻找对策。其实,早在两年前,打铁桥村就已开始安置工作,当时考虑到一些村民借房难的问题,车墩镇政府在车墩毛巾厂和华景公寓利用闲置房改造了两处安置点,专门安置困难租房者。“而这两个点我们都安排了志愿者蹲点进行服务对接,提供便捷服务,定期开展片区活动,比如免费理发、磨刀、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等,深受村民的欢迎。”孙炜介绍,基于原有的成效,村里想到了网格外延,与该村安置户较多的方东小区建立了共建结对关系。

  携手兄弟村抱团共建

  而经过更深入的调研和排摸后,打铁桥村“两委”发现,同镇的米市渡村、联民村、南门村、华阳村也有很多动迁村民安置在方东小区。这让他们又想到了抱团共建。
  “村民过渡在外,需要我们提供管理和服务。我们把村民的需求整合起来,同时将兄弟村的资源串联起来,共同为村民服务,满足村民需求。”孙炜说,以前村民因为交通不方便,回村办事很麻烦,但是网格外延之后,就方便多了。“我们的宗旨是拆村不拆家,离村不离心。”于是,由打铁桥村牵头,联合米市渡村、联民村、南门村、华阳村,共同成立共建单位,5个村的志愿者组成睦邻志愿者小分队,集合各村资源,为安置在外的动迁村民们发放民情联系卡,开展服务和活动。
  如此,工作不再是一个村在做,而是几个村一起做,服务资源更多了,对接的力量更壮大了。因为抱团,打铁桥村可以通过方东小区共建点,对接其他4个村村民的需求,然后把这些需求转达给4个村的“两委”,不仅方便了村民,也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沟通联系。
  “虽然我们离村较远,但是村里还记着我们,我们心里很感激,有‘娘家人’真好!”就在解决了房子光线问题后,周阿婆也不再觉得孤独寂寞了,有了志愿者和居委会的关心,她的业余生活渐渐丰富起来。而通过网格外延和抱团服务,车墩镇一大批安置在外的“周阿婆”们拥有了贴心的服务和便利的生活。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