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冬,黄浦各部门深入民企和中小企业开展大调研,上门当好“店小二”,帮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从11月初到月底,全区各级部门走访民营中小企业次数326次、走访企业数量286家;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企业次数78次、走访企业数量64家,共收集问题156条,初步解决企业反映各类问题117条,收集意见建议42条。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民营企业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惠企政策制定、扶持发展、人才服务、运营成本、融资贷款、经营审批等方面。为此,黄浦出台多条措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同时,黄浦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正在加紧制定,正式出台后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帮助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
黄浦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增强服务软实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
区税务分局针对退税流程繁琐、时间长的问题,推出“即报即办”“不限次申报”等7条改革举措,出口退税周期从8天缩短至4天以内,最短1至2天即可完成,大大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今年以来,共为迪宣国际贸易、仲翼国际贸易、宝樽国际贸易等196家民营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合计退税5.9亿元。区人社局针对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反映的公积金缴存比例较高、企业用人成本高的问题,主动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对接协调,着力为企业争取逐步过渡的优惠政策,尽力降低企业成本支出。
区商务委针对民营外贸企业在通关通检方面遇到的时间长、手续复杂等问题,积极加强与海关对接,与上海海关签订《关于推动质量共治、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合作行动计划》,通过实行“空检海放”便捷化监管试点政策,解决企业通关通检难题。海关对经考核评估的信用级别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优质企业,“一企一策”提供通关通检便利化。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升级
为了让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得更好更快,黄浦区加快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入驻国家、市主管部门认定或备案的科创载体(孵化器、众创空间、基地、园区)。
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区科委、区创新办等部门,积极引导中小型初创企业入驻众创空间,采取“一次备案”后简化入驻企业场地申报材料等服务举措,提高入驻企业的注册登记便利化程度,并指导众创空间加快对初创型企业的培育孵化及创新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区工商联对接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设立黄浦馆,组织民营企业在科博会上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创成果转化。
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同时,黄浦区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主体集聚优势,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为优质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针对企业提出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区工商联定期召开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会,以金融合作社为抓手,着力打通融资平台服务链。
黄浦区还充分发挥区内8家小额贷款公司作用,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尽可能解决企业融资需求,近期共推动解决了上海万全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韩仕实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累计发放贷款近3000万元。
品牌与人才齐推进
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必不可少。为此,黄浦区引导民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提升“黄浦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同时还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上海品牌认证和市级标准化试点,“恒源祥”等民营企业获得首批上海品牌认证,上海自在国旅等获批开展上海市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今年,3家民营企业获得第二届区长质量奖入围奖;1名个人获第二届区长质量奖个人奖。
此外,结合本市人才引进申办户籍制度,推进落实上海科创新政30条;加大人才公寓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人才公寓申请、审批及管理环节,拓展人才公寓房源筹措,保障供应。比如,针对洛可可设计、戎屹网络科技、时尚创建商务咨询等企业提出的人才居住困难问题,区有关部门积极整合挖掘资源,提供企业需求的各类人才公寓30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