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
2018-12-10 14:31:00发布51次查看
作为总部在上海的本土金融服务机构,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一直以来认真贯彻总行的战略思想,坚持植根上海、服务区域的初衷,为城市发展做贡献,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面向绿色金融、安居保障房、民营企业、消费信贷的专业化金融服务结合高效的风险管控能力,有力践行“金融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充分聚焦实体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提升,努力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绿色金融助力建设美好上海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要求,而绿色产业在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凭借领先同业的绿色金融产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业内产品线最全、最长、最具领先性的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在全国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首个针对低碳经济的整合服务方案《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内容涵盖了五大业务板块、十大特色产品。截至2018年10月末,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280亿元。
这其中,浦发银行不但支持了一批传统的风电、水电、污水处理等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的项目,还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与某钢铁集团紧密合作,借助创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买断保理”产品(又称“EMC保理”),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缓解新型环保企业在快速起步阶段的融资瓶颈压力,实现了绿色金融创新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此外,浦发银行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要部署,在全国银行业机构中率先响应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债公告要求,于2016年合计发行500亿绿色金融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到位后,浦发银行将严格基于绿色信贷标准,大力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项目,重点选择雾霾治理、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领域的重大民生项目、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环保项目。
“上海建筑节能和低碳城区建设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行带来良好的社会反响,该项目由世界银行提供资金,具体项目选择和贷款操作正是由浦发银行完成。世界银行借助浦发银行的业务实力,将世行资金专项用于上海地区建筑节能领域的金融支持,从而大力促进上海地区节能减排,减少雾霾恶劣天气,促进环境改善。世行与浦发的合作具有创新示范意义,为接下来世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探索了可行的合作模式。
保障房金融服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的保障房建设工程一直是浦发银行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民生工程的体现。上海分行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对于“四位一体”的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额度已经超过300亿元。
在加强信贷投入的同时,浦发银行也积极借助信托、保险、债务融资工具等综合化经营渠道,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探索、推动与保障房相关的低成本、多元化、可持续融资模式。浦发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承销为某建筑集团成功发行了12亿定向工具,采取非公开定向方式在银行间市场对特定对象发行,用于某建筑集团保障房项目建设,期限3年,发行利率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水平。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相继参与上海黄浦区508-514街坊(亚龙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260亿元银团及东新村四期北块及南块(西片)地块旧区改造项目68亿元银团;2017年,参与了杨浦区蒋家浜旧区改造项目银团129亿元银团;2016年,更作为牵头行,为浦东新区三林镇金光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牵头19亿元银团贷款。2015年,也作为牵头行为普陀区红旗村改造项目牵头61亿元银团贷款,该项目是本市正式启动的第一个“城中村”项目,也为本市其他城中村改造项目树立了一个标杆。同年,仍旧作为牵头行,为三林楔形绿地城中村项目牵头银团贷款总金额314亿元,三林楔形绿地城中村项目列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计划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全方位金融服务扶持民营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论述,“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浦发银行一直高度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除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外,还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让民营企业享受到真正的便利与实惠。
对于资质较好的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优质民营企业的债券承销业务。该类企业一般外部评级较高,公司内部治理和业务经营情况良好,资本市场融资途径较多且再融资能力较强,信息披露较为充分且受市场广泛监督。因此,在把控整体信用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拓宽优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支持包括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在内的从事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落地民营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合计规模45亿元,承销只数6只。同时,积极介入及支持行业发展潜力好,公司核心竞争力强,经营现金流稳定,财务状况稳健的行业龙头;支持有明显产业协同效应的优质民营公司进行纵向横向的并购整合,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上市公司“走出去”,通过并购贷款等产品加载,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而对于资质上略有不足的初创期民营企业,浦发银行也已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充分聚焦便捷开户、专属贷款、降低成本、普惠理财、增值服务等五方面,推出创业企业服务大礼包,通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让民营企业享受到真正的便利与实惠。
此外,浦发银行还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环保、节能产业。节能改造、固废处理等机制灵活的产业适宜民营经济加大投入,浦发银行通过发行同业首单绿色金融债,世行转贷款等国际合作业务,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后续将继续加大与民营经济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引导资金投向绿色经济、民营经济。
优质金融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由居民消费水平支撑的国内需求有利于培育新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动力,也有利于发挥居民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一直来都坚持以优质金融服务满足上海本地人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上海分行根据本市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切实贯彻分类施策的原则,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贷款政策,优先满足居民家庭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信贷需求,通过流程优化、服务优化努力提升客户融资体验。截至2018年10月末,上海分行住房贷款规模逾575亿元,存量房贷客户近4万人。同时,为支持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满足本市中低收入职工家庭的购房需求,浦发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支持本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自2011年起对接上海市个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保持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及其余各家业务开办行的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对经适房购买家庭的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8年10月末,累计放款金额逾1亿元,受惠家庭600余户。
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浦发银行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应用,积极推动消费金融贷款产品服务创新,通过与自身在移动领域的领先优势相结合,经过快速迭代和优化创新,2015年6月创新推出了个人网络消费贷款产品——浦银点贷,为居民消费提供信贷支持。产品通过客户自助提款,突破时间、空间制约,7×24小时全在线办理,随时随地,随需随借,随借随还,最快3-5分钟贷款资金到账,在减少银行日常业务运行中的大量人力及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客户融资效率和融资体验,满足居民日常消费融资需求,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截至2018年10月末,浦银点贷规模近44亿元,受众客户数近100万户。
合规内控助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近三年,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监管评级均为2A级,在上海辖内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资产质量保持较好,2018年10月末不良率为0.34%,不良贷款余额为10.06亿元,预计年末不良贷款与年初持平。
坚持政策引领,引导合意资产投放。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监管政策和总行要求,结合经济金融环境、上海区域经济和产业特征,以及客户特点,每年制定对公授信投向政策并及时更新,引导拓展“合意资产”投放,支持优质客户发展,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筑牢防线,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浦发银行把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摆在首位,分行党委会、行长办公会定期审议整治乱象、投向政策、监管要求等重要风险防控工作。建立“风险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跨公司、零售、金融市场、风险条线风险管理会议,研究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等风险演变特征,形成风险资产联动化解新模式,明确应对策略和措施。健全重大风险事件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灵敏高效风险预警体系,形成风险经理派驻机制。近三年,分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从1.7%下降到0.54%,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基础也得到加强。分行还成立了连续性管理委员会,将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赋予了新的担当。为此,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必将以新时代上海“四大品牌”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改善和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不断深化“金融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这一企业使命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稳健贡献力量,为市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支持。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