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拍和拍照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生活方式,在相机面前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动态,把当下那份感动和爱永远保存。在科技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能用数码相机拍照已经算得上一份“奢侈”,而现在手机直接代替相机出行拍照。科技更新了,但与老相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却让人难以忘怀,保存多年甚至泛黄的照片都让人欣喜。
在一条文艺小资的安福路上坐落着一家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馆内贯穿了中国相机制造的发展历程,珍藏着我国唯一现存的,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海鸥相机。博物馆虽小,但精致的相机来之不易,几乎凝聚了民族工业闪亮光点。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分为“中国建国后34个相机生产厂家代表作展示区”、“海鸥经典产品展示区”、“海鸥4a—109型双镜头反光相机模具及零件生产作业线展示区”和“国外珍贵古董相机展示区”。这对热爱相机的摄影朋友们绝对是一个好地方,不仅可以饱览世界知名古董级机型,还能一睹经典老相机的传奇!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海鸥相机是特别的存在。经典的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陪伴中国人的岁月不曾被遗忘。在这个博物馆里,有至今唯一遗存的海鸥传统相机装配生产线仍然可以运转,海鸥厂的老工人娴熟如当年的组装、调试,生产处一台台穿越时光的老相机,这条生产线都可以看成上海轻工产业真正的活化石。
一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相机工作台,小小的零件和工具承载了一代人的梦想和激情。走着走着,就和老式相机邂逅了,搭着黑色幕布的手摇相机让人一下就想到电视剧里看到帝王拍照的情形。小小的玻璃柜里放着海鸥经典产品,这个场面让人感到震撼。
上海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改写了中国照相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经过一次次攻关、鉴定和投产,终于有了这些珍贵的产物。走过陈列柜,看着这些罕见的绝版国货经典相机仿佛诉说着中国相机历史故事。
不仅仅是相机、零件和模具,还有珍贵的图纸和数据。从普通相机到奢侈相机,造型各异。让人惊喜的就是在博物馆里能看到“东风相机”,以瑞典的哈苏博莱德500c型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蓝本设计制作的,当时一共只生产了97台,加上制研费、设备费以及制造费等成本高,所以这款相机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陈列的“红旗20”相机作为顶级收藏精品,受到国内外相机收藏家的追捧。这款相机是为国庆20周年的献礼,相机上的“红旗”二字取自于毛主席为《红旗》杂志书写的字体,20是指建国20周年之意。
最后看到相机装配生产间,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桌上摆满了零件和工具,脑子里瞬间浮现出工作人员埋头制作的画面。这些工具因为保存的时间之长,许多都已经生锈有了岁月的痕迹。
沿着长廊看完一个个相机,再看到墙上的黑白照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使用胶卷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些旧物件承载的记忆却如此鲜活,它们像一个个音符把过去和现在串联成一首美妙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