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法院“火速”执结 成功帮助民企追回多年欠款
2018-12-11 10:46:57发布46次查看
日前,区法院在执行一起合同纠纷案中,仅用10天就将2300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帮助被拖欠工程款多年的民企“满血复活”。
2012年4月,原告某装饰公司承包了被告某房产公司的工程,在履行过程中,被告始终未支付工程款及相关补偿款,原告遂起诉至区法院。区法院于今年5月一审判决被告应向原告支付本金及利息共计人民币2300万元。今年11月二审维持原判。因被告未履行生效判决相应义务,该案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案件立案后,执行法官立即与审判庭主审法官就案件具体情况积极沟通。据了解,被执行人企业现金流充沛,而申请执行人系民营企业,面临近百万元员工工资要发放等情况,一旦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执行法官郑重说道:“我们要做到审执无缝对接,将2300万元快速、妥善执行到位,帮助民企缓解资金压力。”
该案在起诉前,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被执行人部分银行账户已做了保全,但金额仅几十万元。执行案件立案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动用“总对总”查询机制,查明并迅速冻结了被执行人所有银行账户,总计冻结600余万元。但总执行标的有2300余万元,还余下1700万,执行法官直接找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说明利害。
冻结账户次日,执行法官约谈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首先释明:履行生效判决是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每拖延一天,都会带来利息损失。被执行人公司所有账户已被冻结,如继续不配合执行,公司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并受到一系列执行惩戒措施。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终于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并当场书面承诺全额支付所有款项。日前,2300万到达了法院账户,执行法官即刻办好手续发还申请人。申请人激动地表示:“谢谢法官雪中送炭,帮我们度过了难关。”
该案的“火速”执结,不仅救活了一家企业,更让企业数百名员工拿到了血汗钱,体现了区法院为民企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保障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