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三角区域特色文旅项目”花落闵行,它就在……

2018-12-9 5:00:00发布85次查看
  闵行报记者毛海萍丨文
好消息!
七宝老街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入选长三角区域特色文旅项目。
上海仅有2个席位哦。
“七宝”是七宝古镇名称的由来,贯穿了古镇的千余年发展历史,更是七宝古镇文化的象征。
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曾是明清时期“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七宝老街内部分建筑具有较典型的明清特色,具有较好的保留价值。
七宝还承载着深厚的江南地域文化,七宝是上海地方戏曲流行之地,又是上海皮影的发源地,七宝的手工编结、家织土布、刺绣、篆刻等民间工艺也极富特色。
七宝老街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老街,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市区最近的老街区。
前期:修旧如旧
七宝老街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占地100亩,正筹划扩建成227亩。2000年起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区、镇两级先后斥资1.8亿左右对基地进行了前期的修复与开发。
在前期的修复改造过程中,基地的修复工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对古文化、古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在修复南北大街、钟楼广场和塘桥、吊脚楼、楼牌、戏台的同时,恢复了酱园、典当行、酒坊、雕塑家张充仁纪念馆等景点,并把七宝的老字号、土特产、古玩、文房四宝、小吃等纳入其中,让老街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
七宝老街民俗文化产业基地以江南民俗古镇,传承了完整的民俗文化体系,其文化的源流可靠且有丰富的发展空间。
传统民俗文化即是七宝老街的文化源流。七宝老街的文化核心与文化象征均是“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创新性。
七宝老街的调整提升将进一步挖掘七宝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体验,提升文化品位,成为上海最具吸引力和亲和力的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地。
整体定位
“上海千年古镇,海派时尚老街”,依托七宝镇水乡古镇生态基底,融合现代文化商业功能,将七宝老街打造成为 蕴含生态肌理、充满文化气息、功能立体多元、日夜平衡不息的时尚老街,成为上海的市民精神家园、江南的文化呈现舞台、世界的时尚聚会客厅。
空间布局
以区域内主要的水系通道——横沥港和汇蒲塘、行人通道——七宝老街为骨架,打造“一街、两组团、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
“一街”——七宝老街
现七宝老街,未来将延伸南大街至宝南路,同时打造横沥路和富强街两条副街,形成古镇网状街道结构。
北大街:整改部分低端工艺品小铺,挖掘七宝镇“七宝”宝物、织造文化、民族乐器、皮影戏等历史文化,打造传承七宝手工艺品展销、织造体验、民族乐器展演、戏曲演出的非遗体验街;
南大街:富强街北打造老街非遗民俗小吃街,富强街以南打造网红店等时尚商业街,集聚年轻人气;
两副街:横沥路依托文化商业区打造文化商业街,富强街配套古镇生活旅居组团打造高端商业街。
2
“两组团”——古镇街区组团、古镇生活旅居组团
古镇街区组团:配合七宝老街改造,形成七宝老街的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古镇街区组团;
古镇生活旅居组团:引进各类民俗文化工作室、传承教育基地,包含各类文化销售、展示、体验功能,配套部分民俗特色酒店。
“两带”——景观提升带、亲水休闲带
景观提升带:对横沥港两岸景观绿化进行提升改造,打造江南水乡岸景,提升区域的环境基底;
亲水休闲带:以蒲汇塘为主水系轴,沿两岸打造都市水乡慢生活休闲带,包括滨水休闲酒吧、特色茶馆、主题生活馆等。
4
“四区”——文化商业区
展馆及演出:针对年轻文艺客群,打造文化创意小型专题展馆,并举办一些特色风情演出;
国学馆:书法、绘画、古筝、围棋等特色国学馆;
古镇书店:效仿朱家角三联书店打造的古镇书店,并举办各类朗诵、读书分享活动;
其他商业:搭配其他零售商业。
蒲汇塘北:倚靠优越的江南水乡景观,聚集江南高档品牌餐饮;
蒲汇塘南:保留现有商业现状,提升打造全国知名品牌餐饮,例如粤菜、徽菜、湘菜等全国知名餐饮品牌。
“四区”——禅修体验区:横沥新村南部地块
依托七宝教寺的佛教传承,在腊八、清明、佛教重大节庆日举办祈福法会,还可举办佛教徒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四区”——水乡医养区:南七宝寺地块
中医养生馆、中医针灸:挖掘中医养生医疗之道,例如中医坐诊、中药馆、针灸、保健食疗,打造特色中医医养项目;
spa、瑜伽:结合现代的spa、瑜伽、健身房,满足不同人群的医养需求。
未来这里将是
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基地
文-旅-商联动共享的示范地
现片区功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产业形象的融合,发展具有时代感的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地方传统神韵,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达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跟着小编再来欣赏下七宝文化的魅力
七宝皮影是上海近代皮影的发源地,有百余年历史。至今有七代传人,系江南皮影的一大流派
七宝蟋蟀名噪沪城,尤以“铁砂青”饮誉江南。为充分展现此绕有趣味的文化现象,草堂于典雅环境中,挖掘、归纳历代蟋蟀文化。或捕、或饲、或竞斗,其器具、方式一一展示。每年秋,均有“蟋蟀节”奉献于众,于闲暇中凭生无限乐趣。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