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公安队伍中女警的数量并不多,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危险与艰苦的职业。而我是来自上海市宝山看守所的一名看守女警,在整个宝山,只有14位女性看守警察。
我工作的地方铁门紧闭、高墙耸立,这里是羁押罪恶的地方。按照法律规定,女子监区是单独设立的,铁窗内的嫌疑人是女性,铁窗外的看守也得是女警,这就是高墙内的“女儿国”。“她们吃什么?”“那个杀了丈夫的姑娘后来怎么了?”每次碰到熟人,朋友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好,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高墙内“女儿国”的故事
这里没有女人
五年前,我到看守所报道的第一天,五十五岁的带教师傅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从现在起,这就是你的岗位了,不懂的问我。第二句:关在里面的和我们一样,都是女人;也不一样,她们是坏人。第三句话我没听懂,原话是这样的:女监里没有了男人,也就没有了女人。我在想,女监里确实没有男人,可为什么没有女人了呢?
半年后,师傅退休了,五年后的今天,我渐渐明白了那第三句话的意思。几乎所有的岗位都会对女同志予以照顾,毕竟男女体质有别,可就是在女监里,我们跟男民警一样24小时值守,一样日夜翻班,一样没有节假日。三年前的一天深夜,我值班时监区发生了一次闹监,当我和同事亲手把体重超过我一倍的嫌疑人死死按倒在地的时候,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的。换岗洗澡的时候,我发现同事的衣服上都是擦伤渗出的血迹,她看着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浴室里没有别人,我们两姐妹都哭了,因为在家里可都是宝贝女儿啊,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可哭完我们又都笑了,相互为对方数伤口,贴创可贴。嗨,刚刚抓人的时候,怎么一点都不觉得呢?难道穿着制服就不怕疼了?
洗完澡,贴着几十张创可贴的我们继续上岗,我忍着痛走在监区的过道里,一点都看不出受了伤。铁窗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知道,今天的较量是我赢了,我也知道,今后,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才行,师傅说的话没错,这里,没有女人。
女人之间的规则
监区有监规,监规是严苛无情的,而女监的监规执行起来,却是和其他监区不同,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女人呀。记得有一个姓许的在押人员,因为吸毒贩毒,成了全市各看守所的常客,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这位许某又被捕了,在女监里,老油条碰到了初出茅庐的我,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犯人怕警察,天经地义,可老油条见到是我这个小丫头做管教,就翻了天。和她谈话爱理不理,天天和同监房的人吵架,强制戴上戒具训诫谈话,老油条也是厉害,竟然对民警破口大骂。
典型的破罐子破摔,两个字:难弄!现在不是有句心灵鸡汤的话吗?叫远离垃圾人,可我们不行,确保监舍秩序是我们的职责,所以对这个老油条,我该谈话谈话、该惩罚惩罚,我知道,现在,要拼的是耐心。几天后,老油条突发胃病,我及时通知了医生,并为她提供了特殊的饮食,喝着我从警员食堂买来的粥,老油条哭了,病愈后,老油条的日常表现比监室里任何人都要好。许某在被送往监狱服刑前,许某对我说:“管教,我谁都没怕过,就怕你,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你对我好”,这就是女监的规则,不管你做过什么,我都会把你当作女人,我们相信,理解和坚持,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不会再见的告别
生死应该是上天才晓得的事,但有些人,却可以提前知道自己离开的准确日期,对,这就是女监里的死刑犯。一个人从被羁押到执行死刑,大概要在看守所两年时间,这要死的人还会遵守监规吗?这也最初我担心的事情。2016年,非法持有毒品且数量特别大的被告人赵某被分给了我管理。最初的一个月里,赵某不是绝食不说话,就是发疯似的乱打乱闹,监规的惩罚在一个知道自己要死的人眼里,显得单薄又苍白,而我,连晚上睡觉都在想,到底应该怎么办?师傅说,就算是罪大恶极之人,也一定会有在乎的东西。我千辛万苦找来早已经和她断绝来往的家人,那天在接待室,我看到了她早就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的光亮,回监房的路上,她对我说:在这世界上,大概只有你还想着为我做点事情了,谢谢你!虽然自那以后,她还是不说话,吃得也很少,但一切都正常起来了。
欢乐和祥和似乎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在一个阴冷的下午,赵某的死刑判决书送到了女监,她离开人世的时间被精确到了天,没有人能体会这种感觉,我和她完成安抚谈话后的三天,她没说过一句话。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赵某偶然对同监室的人说起,她好久没有吃过巧克力了,女警们没有迟疑,马上自己掏钱买来了巧克力,赵某是一边哭着、一边吃完自己人生中这最后一份甜蜜的。送往执行前,她笑着向女民警们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此刻,我才觉得自己像个人一样,真正地活着。再见了,各位管教。”这样的告别注定是无法再见的,我们没有遗憾,至少,在她罪恶人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让她像一个人一样活着。
这就是高墙内“女儿国”的故事。如今,铁窗里的人在换,铁窗外的我们在成长,铁窗却依旧是冰冷严肃,它锁住了邪恶,也让我们远离这繁华的都市。但请大家放心,这里的每一位女警都将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和女警特有的担当,永远守住这道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