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攀高,臻于善境——高境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高科实小举行
2018-12-7 10:20:29发布62次查看
12月6日,高境镇“名师培养工程”八年巡礼之小学数学“黄景芬工作室”展示活动在高境科创实验小学举行。高境镇教委、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幼教研室、数学低段教研员、数学高段教研员老师及余亚萍工作室成员和兄弟学校的数学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杏坛攀高,臻于善境”为主题,分为三个主要议程:1.“黄景芬工作室”小学数学课堂观摩;2.互动交流;3.专家点评指导。
首先,工作室成员沈丽萍老师向来宾们简单介绍了工作室:高境镇小学数学“黄景芬工作室”成立将近两年,工作室领衔人高境科创实验小学黄景芬老师连续两届蝉联宝山区学科带头人,余亚萍名师工作室成员,高级教师。目前共有7位成员,其中高级教师2名,1名宝山区教学能手,区科研指导团成员,3名校级骨干。在各级教学专家、镇政府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工作室主要采用骨干带领青年教师共研共成长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主要聚焦课堂教学实践研讨,通过磨课研讨的过程提升新教师业务能力水平。
接着,学校的两位青年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堂一年级的数学展示课。
柏云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形状》借助实物学具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中识别球、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这四类物体的形状。整堂课中柏老师不管是对一年级学生的听说习惯的养成,还是对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习惯的养成都非常关注,并有意识地用笑脸与哭脸的图标来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
丁婉倩老师执教的《数墙》借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并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墙的规律。同时,丁老师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中不时地用“小眼睛——亮晶晶”、“小耳朵——细细听”等儿童话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
课后,青年教师针对上课内容进行了简短的自我反思,同时也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之处,寻求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宝山区教育学院小幼教研室余亚萍老师和数学教研员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和工作室的工作都给予了肯定。从教育教学两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节课都能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反复感知中初步体验规律和特征,同时课中教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但课堂上如何快速地归纳学生的思考这是青年老师还需磨炼的地方。余老师用“很精致、很用心,基于实际设计教学”点评了这两节课。余老师指出:名师工作室是孵化器,团队的支持是肥沃的土壤,能让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最后,高境镇教委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杏坛攀高,臻于善境。高境镇“名师培养工程”八年巡礼之小学数学“黄景芬工作室”在高境镇“名师培养工程”的规划和培养下,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数学教师,实现教师的攀高、工作室整体的攀高,臻于完善。
宝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