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63岁地铁志愿者王成勇自编“段子”提醒乘客不做“低头族”,有乘客说“我都不好意思看手机了”

2018-12-7 5:20:51发布72次查看
  “乘客朋友们,上下楼梯不要看手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家都来拒做‘低头族’,利个人、利家庭、利社会‘三得利’……我们一再友情提醒大家勿看手机,还在看手机的朋友们,难道你们就这样无情吗?乘客朋友们,大家都来做理性的乘客,看手机不要有非理性亢奋……”
在轨交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客流高峰时段,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年过六旬、鬓角染霜的志愿者大叔站在楼梯口,用他洪亮的嗓门一刻不停地提醒着“低头族”们注意安全,那一句句恳切的表白,善意的敦促,甚至是幽默的段子,谁都会竖起耳朵听一下。
有乘客对记者说:
走过这位师傅面前,我都不好意思看手机了。
为看手机有的乘客鞋带松了也不管
他叫王成勇,63岁,在地铁车站当志愿者仅一年多。
为乘客服务时,他脸上始终在微笑着,可以说“笑容可掬”。他对记者说:“上下楼梯看手机太危险了。有好几次,我发现有的乘客的鞋带都松了也不管,还舍不得放下手机,这部分人是真正的‘痴迷型’。有的乘客也许已看了一晚上的手机,早上上班路上还是要看,手机‘依赖症’蛮可怕的。”
据他观察,地铁“低头族”盯看的内容有三大类:网络小说、玩游戏、电视剧;有的玩游戏还要打积分呢,甚至手里拿着两个手机在弄。
有一次,一个乘客走过来对王师傅说:你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不要看手机,讲多了也没啥意思。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位乘客对王师傅提“意见”的时候,一个正在看手机、从楼梯上到站厅的“块头”很大的中年妇女,踏上站厅的最后一步时突然摔倒在地面上,一部手机甩出去很远。这位女乘客当场表示“后悔”:“今后我再也不在楼梯上看手机了。”
王师傅说:“还好没有在电梯梯上摔倒,像她这样的‘块头’,如果在电梯上摔下来,很可能会撞倒一大片乘客。电梯上看手机隐藏着多大的危险啊。对乘客的提醒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还有一次遇到一个外地女乘客,她跑到王师傅面前跪下了,说:“我正在看手机,小外孙却不见了。起先我是叫小外孙跟在我后面的,我就看了一会儿手机,一回头小孩就没有了。”王师傅一边安慰老大娘,一边跑到服务中心通过广播寻找小孩。很快,一位好心乘客将孩子带来了。如果遇到坏人,拐跑了孩子那就麻烦了。“像这样因为看手机而丢了孩子的事情,我就已经遇到两次了。”王师傅说。
编段子提醒乘客煞费苦心
“乘客朋友,一直在提醒你上下楼梯不要看手机,你偏要看,你这就是非理性亢奋的一种表现。”这是他的提醒“段子”中的一句。
类似的“段子”还有:“看手机的朋友,您没感觉到您的健康出现问题了吗?可以这样说,上下楼梯还在执迷看手机的朋友,您的健康已经出问题了。”
“乘坐扶梯紧握扶手,注意脚下安全。”这是当初地铁车站给乘坐扶梯乘客送上的第一条提醒用语,其中没有提到“手机”两字。后来改为“上下楼梯紧握扶手,不要看手机,注意脚下安全”,王师傅说, 这句提醒语的“更新”,还有他的建议的因素呢。
每星期大约有4天到5天的晚高峰时段,下午5点刻到7点,王师傅都要到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工作,有时也要到其他线路去“补缺”。他的志愿者工作为半公益性质,报酬极微薄。
记者连续几天观察王师傅,每次只要有他在,车站的气氛就不一样。他的大嗓门格外响亮。那些带点幽默的富有哲理的提醒语句,是他冥思苦想而成的,比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放弃安全看手机可不值啊。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我的劝导下您还在看手机就不是君子所为。”等等。他说 提醒“低头族”注意安全需要说“重话”。
有乘客表示,用这些听上去“不一样”的语句来告知乘客注意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按照常规的提醒语句似乎已经不起作用了,只有用特殊的语汇才能引起‘低头族’们的注意和警觉。”“虽然有不少乘客的目光仍然在手机上,但听到这位志愿者大叔的提醒,要说内心都没有一丝歉疚,那是不可能的吧。”旁边一位乘客也说道。
昨天晚高峰,在8号线虹足站上下楼梯口,记者发现经过王师傅身边的乘客,不看手机的为多。一位乘客对记者说:“他的提醒真是煞费苦心。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看手机了。”
不过,也有乘客以及志愿者同行对王师傅有点“议论”,说他是“自由发挥”,言下之意是说王师傅的提醒语汇有点不守规矩。
“我要对得起这个岗位,对乘客的安全提醒要起到作用,不然就没啥意思了。我不在乎工资多少,我喜欢做这个工作,一到岗位上就感觉情绪很足,状态很好,心情特别愉快,对身体也有好处。我希望乘客上班开开心心,下班高高兴兴。”王师傅如是说。
他说自己平时注意看书,也有意识地从网络上去熟悉一下“时髦”用语,融合到自己的提醒语言中,力求取得好效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是来源看书学习。”、“冒着危险看手机,在电梯上做‘低头族’就是‘立于危墙之下’,我编这样的提醒语,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更能起到提醒的效果。”
他还告诉记者,希望大家不要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因为味道很难消散,乘客多的时候大家尤其受不了。还有,乘客提着的箱包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提起来,千万不要麻痹大意,“有一次在南京西路站,一个乘客的的箱包,螺丝送掉了自己还浑然不知,在上自动扶梯时,箱包里伸出的螺丝卡在电梯内,将电梯的挡板翘起,随之发出一声巨响,像是一颗炸弹爆炸的声音,好在电梯自动停止运营,还好没有人受伤。”
王师傅不仅以自己中气十足的提醒吸引着乘客,他还是乘客不可缺少的“好向导”,到哪里去方便,如何换乘公交车,诸如此类的出行问题,大家都会找王师傅咨询。昨天晚高峰期间,记者在与王师傅交谈时,不时会有乘客前来询问,可以说王师傅的服务是一刻不停,始终处在应接不暇的状态。有不少老乘客,一天不看见王师傅,就会问站务员:“王师傅今天怎么没看见?他啥时候来?”
爱人也是地铁志愿者
那一天,为了寻找王师傅,记者晚高峰期间来到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只见在站厅与站台之间的连接扶梯口,一位身穿特制背心的志愿者阿姨正在维持秩序。记者上前询问“王师傅今天在吗?”“噢,他现在在3号线上海火车站。因为那里的志愿者今天有事不能来,他去顶班的。”当得知记者要采访王师傅,这位志愿者阿姨告诉记者,王师傅是她的爱人。原来,王师傅和王师母都在为地铁车站做志愿者呢。
那王师傅是如何进入地铁车站当志愿者的呢?原来,一年前,他的一位邻居在地铁车站做事的时候,有一天这位邻居有事叫王师傅去顶一下,这一顶就使王师傅喜欢上了这一工作。
当时3号线换乘8号线有个单行通道,当时站务员有一个提醒语;“换乘8号线的乘客请往这边走。”可是大家都不是很听“号召”。 王师傅就加了几个字:“乘客朋友们,想去换乘8号线的朋友请往这边走,这是安全的单行道。”大家一听就明白了,从这里走安全方便快捷,没有对冲人流,都愿意往这条通道走。
“我初次‘顶班’邻居上岗,车站监控看到我的表现后,觉得我的表现不错,就主动来对我说老王你就过来做吧。我说可以啊,反正我已经退休了,到这里来可以找到乐趣,我就去了。”王志勇师傅爽朗地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