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育实验学校开展长乐路“建筑阅读微行走”活动
2018-12-5 0:00:00发布72次查看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长乐路无疑是一道风景,那幽静的马路以及优雅的建筑,满足人们对城市气质的想象。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在每一棵树的背后、每一个店铺的背后,会有怎样的人情故事。
利用教工学习的时间,位育实验学校的老师们相聚在长乐路,邀请了城建学院的周教授带领大家用微行走的方式,一起邂逅这条有着太多让人流连理由的精致老街,一路漫步、一路“阅读”,赏建筑风姿、品名人掌故……共同发掘属于上海特有的百年城市记忆。周教授告诉大家,长乐路是法租界内东西方向的一条重要马路,历史上曾叫作莆石路。抗战期间,法租界被汪伪政权收回,以福建长乐这个地名为它命名,沿用到今天。它的南侧是法租界最重要的马路,淮海路(霞飞路)。长乐路与淮海路通过无数条南北方向的道路和更多弄堂小巷相互连通,也沾染了不少淮海路辐射过来的小资情调。通过周教授娓娓的讲述,我们忽然发现身边的马路一下子充满了历史感。
学校对面就是厚诚齿科,这栋天天看见却又未曾了解过得老洋房是一栋仿古典式花园洋房,原先是藏书人潘明训的“宝礼堂”,建国后他将别墅连同多年珍藏一起捐献给国家,现已改为上海厚诚口腔医院,在随意漫步中,老师们驻足于中国蓝印花布馆外,此处原为私宅,拐进一条窄窄的小径,弄堂尽头是一幢奶黄西班牙式洋房,红色屋瓦,弧形的窗框,充满欧陆风情。这家由日本友人久保麻纱创建蓝印花布博物馆,由此成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小小窗口。
在长乐路上漫游,仿佛不仅是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从一幢建筑物走到另一幢建筑物;也是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从一种年月到另一种年月。过去与现在的延续,今与昔的对照,不时在眼前闪现。在行走活动的过程中,周教授跟大家分享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是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希望老师们能用“多视角”的方式去观察生活,比如美学,文学,历史人文,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一栋建筑,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那这些东西会因为你理解它们的角度而变得更有趣,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或许最终还可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活动结束时,老师们还有些恋恋不舍,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轻松愉悦的,带给我们的似乎又是丰厚的……
(责任编辑:樊佩;责任审核:陈二)
徐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