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黄浦新闻

社情民意“提上来” 真知灼见“亮出来”

2018-12-5 0:00:00发布60次查看

当下的黄浦区,应该如何营造最优的综合营商环境?如何提升环人民广场剧场群的影响力?商业结构又该如何转型调整?
   这些关乎黄浦区未来发展以及前景的问题,都是黄浦区政协特别关心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黄浦区政协通过组织专题协商会议等,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深化提案办理协商,通过“全周期公开”增强提案监督实效,并力避“隔靴搔痒”,围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开展民主监督。这些颇有魄力的举措,有效发挥了政协的协商作用,为服务发展大局贡献了诸多真知灼见。
推进协商议政提质增效
   做透提案办理协商,让传统基础协商活起来。区政协建立“两个三方”(即区委办、区府办、提案委三方,承办单位、提案者、政协组织三方)沟通协商机制,破解了谁来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的难题,将提案办理协商由“背靠背”变为“面对面”。举办“微座谈”“微访谈”“微视察”,与委员进行小范围深入坦诚的沟通,既增加了协商密度,又提高了协商实效。建立提案质量第三方评估体系,完善提案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将提案办理协商会开进社区,不断提升办理实效。率先推进提案内容、提案办理答复“全周期”公开,促进委员从追求提案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承办单位从关注委员对办理形式的“被满意”到注重办理结果的“真满意”。
   做实参与基层协商,让委员深入基层动起来。在全区各街道设立委员基层联络室,将委员安排到各街道的委员基层联络室,为委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搭建平台。帮助委员“走下去”,直接深入社区参与基层协商,确保委员履职更接地气;促进社情民意“提上来”,委员直接倾听群众声音,反映的社情民意更贴实际;引导群众情绪“顺起来”,委员参与社区重要矛盾化解,提供专业而中肯的意见建议,助力协调关系、理顺群众情绪;专业服务“送下去”,组建经济与科普、法律、教育、医疗、城区建设和管理5支基层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多方面专业服务。
   做深界别协商,让界别特色亮起来。议题选择“找得准”,突出界别代表性、领域深度性和行业专业性的要求,每年选择有利于促进行业、领域发展,界别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开展界别协商。前期调研“摸得深”,提出“功夫下在协商前,不做功课不协商”,界别委员重视听取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协商前的调研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体现专业优势和专业水平。协商建言“谈得透”,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鼓励委员与区领导和相关部门互动交流,引导委员讲真话、道实情。去年召开的“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技能人才”界别协商会,与会的政协委员主要来自总工会界别,围绕破除人才培养的体制壁垒、调控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统筹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方面踊跃建言,受到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负责人的高度肯定。今年,就如何提高区域康复服务水平开展界别协商,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推动民主监督走深走实、
   黄浦区既是餐饮大区,又是旅游大区,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义重大,区政协选择食品卫生安全这个重要民生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截至2017年,区政协连续5年聚焦“食品安全”持续开展专项监督。2018年,区委办以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
   围绕区域中心任务和民心民情“两心”,区政协确定了大、中、小“三个板块”的重点专项监督议题。大型板块为围绕区“十三五”规划中期目标,采取“1+7”的模式开展协商式监督;中型板块为围绕智慧城区建设推进情况召开专题监督会议,对相关工作和课题调研成果转化情况开展监督;小型板块为围绕“长护险”的推进实施情况、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情况、全面开展无违建居委(街道)创建情况的三个专项监督。
   “大型板块”为重中之重,围绕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评估,以及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旧区改造和重大项目、金融服务业发展等7个专项规划,采取“1+7”模式开展监督。专题监督性常委会议上,8个监督工作组17位常委和委员的发言直奔主题,开诚布公讲问题,求真务实提建议。区政府领导在回应性讲话中认为,政协常委和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站高望远、前瞻性强,直面问题、针对性强,建议对路、操作性强”。
   “小型板块”为重要民生项目,围绕“‘长护险’推进实施情况”“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无违建居委(街道)创建情况”等开展专项监督。各个监督小组,不仅加强与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法和监督形式,而且加强监督前学习培训,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制订切实可行的监督方案。通过听取情况通报、视察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召开专项监督情况通报会,邀请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听取意见、互动交流。
   助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
   区政协层面广泛开展大调研。结合年度协商计划,聚焦制约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制约区政协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大调研,实现“两个全覆盖”:政协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实现调研主体全覆盖;联系走访389名委员,实现调研对象全覆盖。一是通过大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交流、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认真倾听委员的意见建议,尽力帮助委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二是通过大调研,摸清影响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统筹运用政协履职形式,组织委员献良策、出实招,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精准度。三是通过大调研,围绕政协工作短板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在提高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四是通过大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一批情况专报、一批社情民意、一批工作制度和规范,助推影响黄浦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解决,补齐政协工作的短板,提高政协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
   区委层面认真完成区委交办重点调研课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黄浦区经济开放型水平”是今年区委交给区政协的重点调研课题,区政协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等单位,邀请有关智库、咨询机构等“外脑”共同参与、开展研究。采取网上收集资料、深入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调查研究、召开不同层面的专题座谈会等形式,高质量完成了调研任务。调研报告立足黄浦区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从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同时,围绕“完善居民区管理工作机制,创建‘美丽家园’”“推动‘新天地—外滩’生态走廊建设”“促进黄浦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城区建设”“打造精准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等事关区域发展和民生的重点议题,由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开展课题调研,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层面积极配合完成市政协重大课题调研。黄浦区政协积极争取、主动对接,加强市、区政协联动,通过参与市政协的重大课题调研,向市领导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反映黄浦区在重振“老字号”、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等方面的难点和对策建议,以及老城厢地区人民群众的心声,主动争取市级层面的政策支持,为黄浦区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带来新机遇。区政协完成的“重振老字号,培育新消费,发挥黄浦在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调研报告,被列为市政协“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重大课题调研主报告的分报告;完成的“老城厢历史风貌区民意情况调查报告”,被作为市政协“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对策研究”重大课题调研主报告的重要附件,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助推黄浦区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
黄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