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区改善城市颜值 提升城市品质

2018-12-4 14:40:00发布72次查看

流金岁月,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松江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园林绿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从单一到多样、从荒芜到茂盛、从零星点缀到满眼皆绿的美丽嬗变,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如今的松江可以说是“满城皆美景,靓颜入画屏”。
远处青山环绕,绿水穿城而过;近处绿树葱翠,老少怡然自乐。晨曦中,市民来到公园、广场、湖边,或慢跑,或步行,或太极,或舞扇,尽情享受着舒缓曼妙的生活;暮色下,流光溢彩的灯饰、悠然漫步的人群,勾画出一幅温馨和谐的风景……
《2017年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实效检查报告》显示,松江以总成绩96.36分位列上海郊区组第一名,这也是松江区连续12年获此好成绩。截至目前,全区有199座公厕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厕”,有24个环卫作业班组被评为“上海市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文明班组”、7个环卫作业班组被评为“上海市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示范文明班组”。今年,全区道路保洁、公厕管理实效位列全市第一。同时,松江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区,是全国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松江还是上海首个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区,近年来,绿地养护、行道树养护、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也是全市郊区第一,为松江的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区绿化市容局始终坚持以绿化生态空间、亮化市容景观、净化环境卫生、优化服务保障、深化队伍建设“五化”为目标,不断改善市容面貌颜值和提升城市品质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区绿化市容局将围绕优化城乡生态功能,推进绿色建设发展;围绕区域垃圾消纳处置,推进管理和设施建设;围绕提升市民感受度,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围绕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能力,推进保障服务规范高效运行,来助力“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建设。
优化城乡生态功能,让松江更绿
在文翔路、辰塔路东南角有一处街心花园,花园是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重新改造而成,并于近期开放。改造时采用原生态的景观创意和手法,始终贯穿“自然与生态”的理念,将生态美学和植物配置融入到街心花园景观设计中,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布局,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更富色彩感、更具创意、更具活力的可进入式街心花园。
绿地改造成可进入式街心花园,不仅让附近的市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而且扮靓城市风景线。
这些年来,松江城乡绿化步伐不断加快,从古典园林醉白池到拥有84株古树生长的佘山风景区,从居住区内仅500米的集中绿地到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占地66万平方米的中央花园,从老城袜子弄的枫杨行道树到新城两侧双排行道树杜英和中山杉,处处绿荫怀抱、碧草如茵、鸟语花香,随处可见诗情画意的绿色景观。
2015年松江区完成公园绿地建设21.894公顷,2016年完成50.23公顷,2017年完成70.74公顷。截至今年6月底,松江区中心城区绿地面积为1886.5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919.33公顷,绿地率31.71%,绿化覆盖率31.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8平方米。通过一系列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松江中心城区已经初步实现了500米服务半径绿地覆盖的绿化格局。
“十三五”期间,区绿化市容局将秉承“规划建绿、科学养绿、科技兴绿”的工作方针,让城市“绿得更合理、绿得更自然、绿得更经济”,力求让广大市民能够开门见绿,走进绿色,亲近自然。
大力推进绿地建设。未来3年,每年新增各类绿地80万平方米,推进区域性、综合性、功能性公园绿地建设,改善提高绿地建设品质,优化居住区绿化配置。
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到2020年将新增社区公园10座,达到公园总量23座,区级层面新增街心花园16座,形成“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同郊野公园体系共同构建松江区的公园空间格局。街镇要在2020年前配套不少于一个社区公园,同时,按照“(面积)小、(距离)近、(设施)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居民集中区域周边街心花园建设,方便居民就近享绿。
打造绿化特色街区。对标“美丽街区”建设主要内容,通过道路绿化、行道树、花坛花境、景观灯光、小品等多元素有机组合,协同方松街道打造“开元地中海”绿化特色街区,构造城市精致街区景观。
增加立体绿化景观。积极建设立体绿网,抓好新建公共建筑、市政设施的立体绿化建设,特别是在环卫设施、公园配套建筑、道路围栏上建设立体绿化,到2020年新增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各类立体绿化4.5万平方米。
推进绿色村庄创建。在村庄房前屋后、河旁湖旁、渠边路边、零星闲置地等边角空地,拆违还绿、留白建绿、见空插绿。实现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各行政村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村村建有一处休憩绿地。
在松江,还有全市数量最多的古树名木。目前共有220株古树名木及210株后续资源。树种最高寿排名前二的分别是银杏、香樟。430棵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约包含39个品种。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占据最多席位,共有67株,其中11株树龄超过了600年,超过“千岁”的有3株。位居第二的是香樟,共有44株。糙叶树有41株,排名第三。在树木长寿榜单上较为稀少的树种,有枣树、南酸枣、板栗、苦槠、含笑等。
塑造良好市容市貌,让松江更美
作为提升城市“颜值”、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一支重要队伍,区绿化市容局在“精、细、常、妥”上下功夫,亮出行业的特色优势,补齐短板,把影响市容环境质量和创全考评的“城市五乱”问题作为攻守的“山头”,为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宜居环境。
门前乱堆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市容的顽疾之一,以前单单依靠责任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纠正教育,效率较低,一段时间后便“卷土重来”。针对这一问题,区绿化市容局积极推进门责制度,建立“一店一档”信息档案,探索形成了“1 2 3”综合评价体系(1个评价办法、2种考核方式、3份情况通报)以及“四位一体”检查监督网格(区镇两级质监队伍专项检查、社会第三方实效检查、党员志愿者不定期巡查、居委会满意度测评)基本做法,得到上级部门肯定。2016年以来门责单位累计建档完成18000家,自律组织累计达76家,责任区管理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
城市市容市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松江城市形象不断提升。22条中小道路获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道路。《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实施3年来,松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建设G60科创走廊为工作着力点,从基础入手,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责任人自律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市容环境的良好氛围。
自2016年以来,松江区持续推进“补短板、治五乱”三年行动计划(乱占道、乱设摊、乱张贴、乱抛物、乱设广告),建立市、区两级“五乱”整治清单,通过销项式管理,消除了一批“五乱”问题,促进了市容环境的改善。最近又着重推进占道摊亭棚的整治,区内彩票亭已经拆亭入室,下一步将着重加强早餐车的管理。
另外是持续高压推进店招广告整治。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基本消除了“过旧、过大、过高”的店招广告设施,店招基本做到“一店一招”。2016年至今,全区共整治户外广告5180块,店招11135块,累计覆盖道路(商圈)近200个。松江区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广富林街道三湘四季风情街被市绿化市容局评为“上海市店招特色路段(街区)”。
下一步,区绿化市容局将着重以“美丽街区”建设为抓手,从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加强社会化建设三方面入手,在中心城区打造“三纵三横”重点创建网络,将加大政府投入,对城市保洁、建筑立面整治、设施更新及景观增靓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对重点“美丽街区”创建范围,将统一组织设计,将道路设施、水务、市政管线标识标牌、建筑物立面等要素,结合条块的专业意见,统一组织设计、改造。对各街镇开展的店招店牌的改造提升,也将由绿化市容局按行业标准进行审查,从源头提高改造标准;同时,着重推进以市容环境门责自律为核心的社会化建设,推行“路长制”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弥补政府管理不足,做到软硬结合、管建并举。
提升市民感受度,让松江更净
垃圾落地20分钟内清理完毕,处置生活垃圾日均量1420吨,43.9万户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覆盖,全区范围内实施道路精细化作业、公厕开展“星级公厕、文明服务”活动……近年来,松江区持续提升市容环卫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民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全面制定了松江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垃圾分类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之中,几年来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松江经验”,松江成为上海六个率先试点区之一。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订《垃圾分类奖励补贴办法》、《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垃圾分类导则》等文件标准,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源头管理。截止目前,全区有560个小区、5173家企事业单位推开了垃圾分类,实现日分类湿垃圾270吨;建成环保小屋25个、136个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共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406个,两网融合中转站13个,两网融合集散场1个,确保了可回收物从源头到末端全体系畅通、全过程管理、全流向可控。
加快推进末端处置设施建设,采取“一镇一站”,农村湿垃圾不出村等举措,解决湿垃圾处置。2018年8月份,松江湿垃圾处理厂、松江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开工建设,将于2020年建成。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不断扩大社会宣传,不断加大考核监督力度,泖港担当代表上海接受国家住建部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验收,并使上海成为首批通过验收的四个省市之一。
除此以外,松江的公厕建设也走在全市前列。近年来,松江区紧紧围绕文明行业创建要求,恪守“小厕所,乃是大民生”的初心,突出“四个化”,即:“特色化”设计,“规范化”作业,“信息化”建设,“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和社会满意度。目前,松江区城镇化地区共有公厕219座,其中199座在文明行业创建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厕”。文涵路公厕、滨湖路-华亭湖公厕获评全国“最美公厕”创意奖,乐都路-三新路公厕获评全国“最美公厕”文化奖;文汇路公厕除获评全国“最美公厕”综合奖外,还被评选为全市10个市民最满意公厕之一;今年方塔园北门公厕和欢乐谷停车场公厕被评为“上海市最美公厕”。
一直以来,松江区绿化市容局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环卫作业推动机械化和智能化,运用环卫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运输车辆视频监控系统;湿垃圾清运车车载计量系统,湿垃圾小区源头称重;还有市容景观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效能。
以提升环卫作业水平为核心,广泛开展行业培训和劳动竞赛等活动。近五年来,全区涌现出了一批“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城市美容师”等标兵模范,有效促进了行业作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全区范围内实施道路精细化保洁,道路保洁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制定印发《松江区环卫行业精细化保洁作业服务导则》,探索推行“组团式保洁”,首次将“磨”的工艺纳入广场类保洁,达到席地而坐的效果;采用小型机械化保洁设备,实现“点、线、面”的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道路机械冲洗率达到70%以上。垃圾上门分类收集累计达175条段,基本实现全区商业路段的全覆盖。完成清洗备案企业169家,完成全年指标208%,完成19家示范清洗场站的创建工作。打捞水生植物71585吨、水域垃圾38185吨,确保水域整洁安全。
围绕“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城市治理目标,坚持“绿化生态空间、亮化市容景观、净化环境卫生、优化服务保障、深化队伍建设”的“五化工作理念”,突出以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感受度为宗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强化短板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松江区绿化市容局将稳步推进绿化市容环卫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