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的1982年宪法自公布施行以来的第五次修订。而此次宪法修订,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是共和国宪法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时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最根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于一个国家而言,建立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对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于每一个普通公民而言,宪法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遥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划定了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和范围。
可以说,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就像空气、水或食物一样,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譬如在道路上,作为行人或是司机,就需要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如果没有“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法律就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覆盖着我们生活的天空。而法律不仅保护着我们,也约束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一旦越过法律规定的底线,就要遭受法律的惩罚和制裁。
因此,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以法治的理念和方式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法律的手段来主张自身合理的诉求、保障自身合法的权益,这是现代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立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离不开执法者公正严明的执法,同时更需要每一个公民发自内心的对法律的信仰和拥护。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一份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在第5个国家宪法日暨上海市第30届宪法宣传周来临之际,在此,呼吁每一位叶榭居民以学习宪法、遵崇宪法为基本,自觉学法、知法、遵法、守法,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创造一个更为美好和谐法治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榭镇“七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 郑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