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青春无悔——记北海中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
2018-12-4 0:00:00发布72次查看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六年级的课堂,新教材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浅入深地阐释着相关原理、法律。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梦想教育,北海中学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开展了相关的学科活动。
首先,道德法治老师姚海燕老师和刘磊老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少年有梦》专题教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教学,利用视频、案例启发学生了解什么是梦想、梦想的意义、梦想如何实现等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于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除了大声说出梦想,还在便利贴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大方表述、生动表达等,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课内知识内化到学生心灵中,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最后,这些承载了学生美丽梦想的纸片,由学生干部张贴在走廊墙板上以供分享。他们把心愿贴拼出了“少年梦”字样,以及“爱心”形状,可见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参与热情。
本是一项课堂小活动,却让学生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作业、活动并不只有文本形式,通过板报、动手操作,不仅见证了学生的多彩的内心世界,也见证着学生快乐的成长历程,培养着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创意满满的便利贴墙板,学生书写着自己的梦想,老师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多元的评价方式、精彩的课堂展示着《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魅力和活力,呈现着北海中学师生健康成长理念。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