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四大医联体合纵连横 未来浦东的医疗资源出乎意料

2018-12-3 19:19:52发布66次查看
  看病难?看病流程复杂?只要你居住在浦东,就能享受新对策,不必担心这些烦恼!跟着小布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布最近从新区卫计委获悉,到2020年,新区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和运行顺畅的多种医联体运行模式。
主要有四大类型医联体,既有以“块”为责任边界的区域医联体,也有“纵向”的专科医联体,专病医联体以及高峰、高原学科医联体。
横:九大区域医联体覆盖36个街镇
区域医联体是医疗联合体的主要组织模式,在四大类型医联体中,将首先实现区域医联体全覆盖。
新区36个街镇已经划分为九大区域医联体↓
以外高桥医疗体为例:
七院负责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诊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一般常见多发疾病的诊疗和后期康复、护理。
具体而言,先行试点的是七院托管两个街镇的社区病房,由七院派驻医疗团队全权负责这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管理——对于上转患者,七院要提供优先预约就诊、优先预约检查、优先预约治疗、优先预约住院等服务;对下转患者,七院要开展延续服务,主动提供患者住院情况和后续治疗方案并做好病情跟踪随访和必要的技术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要做好下转患者的后续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工作,并与上级医院经治医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下转患者治疗的延续性。
这个改变,并非只在外高桥医联体。小布从浦东新区卫计委了解到,四大“共享”福利将逐步覆盖全浦东!
★影像、检验(病理)、心电三大区域医技诊疗中心,区域内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逐步实现“共享”;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一体化,救心、救脑、救命;
★社区床位一体化管理机制,区域医疗中心托管社区床位,真正实现住院“上转下转”无缝对接;
★以专病专科联盟为纽带的分级诊疗模式。
纵:三大类医联体提升专科治疗水平
我在外高桥医联体内,但是,我想得到最好的糖尿病专家治疗——这个全国最牛的专家是六院院长贾伟平,我怎么能进入临港医联体的“群”呢?
别担心,新区卫计委有三大“纵向”医联体来解决各种问题。
★专科医疗联合体
鼓励区域医疗中心在各专科领域打破原有区域框架,与专科实力在全市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的三级医院开展专科医联体建设,并根据专科特点,将专科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专科医联体范围。
浦东卫计委告诉小布,目前已经建成的有儿科、妇产科医联体;随着上海市肿瘤医院东院开业,马上启动肿瘤医联体。
★专病医疗联合体
对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胸痛、心力衰竭等专病,可建立以技术力量强的三级医院为核心的专病医联体。
专病医联体以疾病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载体,通过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双向转诊、服务延伸、健康管理等方式,构建快速、高效、全链条的协同救治体系,形成网络规模效应。
小布就以大家都熟悉的常见病——糖尿病为例,9个区域医疗中心都有糖尿病区域内的专病医疗联合体。比如川沙医联体,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是“群主”,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服务站、卫生室的全科医生都在群内,患者通过自己的家庭医生,就可以得到专家的”24小时+365天”全方位照顾。
★高峰、高原学科医疗联合体
高峰、高原学科是通过打擂台,确定的浦东新区的优势学科。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浦东临床高水平学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新区卫计委编制了“浦东新区临床医学学科三年行动计划和配套管理办法”,整合优化资源,聚焦高峰高原学科建设。
新区正在积极推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即将启动以高峰、高原学科为领头雁的学科医联体建设,带动区域学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以诺贝尔奖获得者马歇尔为首的东方医院消化科获评高峰学科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